第十四章 老朱家的皇帝就没有一个省油的灯!(2 / 2)
后来太祖又询问边防各种突击,齐泰也是拿出袖中手册,详细的说出了各种图集。
可以说是记忆力达人。
朱元璋临终之际,更是召授顾命,辅佐皇太孙。
不管是太祖,还是建文,都相当重视他。
朱允炆登基之后,立马升迁他为兵部尚书。
黄子澄,则是作为东宫伴读,算是看着朱允炆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洪武时期,他已经官至太常寺卿,允炆称帝之后,更是兼翰林院士。
因为朱元璋自己亲手通过胡惟庸案,废黜上千年的宰相制度。
所以现在翰林院士,实权相当于丞相。
如今建文帝最信任的就是这两人。
当然还有一个方孝孺。
只不过方孝孺在洪武时期,没有一官半职,到了建文时期,才被朱允炆封为翰林侍讲。
现在这个阶段,他的等级还不能够跟齐泰,黄子澄两人平起平坐,讨论国家大事。
但很多很多人都知晓这个人文章写的不错。
站在殿内不远处的朱元璋若有所思的盯着自己的好圣孙。
在穿越到建文时期的第一时间,朱元璋还担心是否会对朱景有影响。
结果朱景告知他放心大胆的去观看,去聆听就好。
只要他不出手,那么所有人就看不到他们两个。
“先生,允炆有这两位大才辅佐,应该不会出什么差池吧?”
“你带我来这里,不是说好的要让我看看允炆到底是如何削藩的吗?”
朱元璋好奇的询问道。
朱景则是淡然笑了笑道:
“老爷子,别着急,慢慢看!”
“这两位不得不说,的确是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但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这两位就是因为读书,把自己给读傻了,所以才会一致的劝朱允炆削藩。”
就在这个时候,朱允炆已经率先开口道:
“黄老,齐老,两位都是看着允炆长大的,这里是偏殿,没有外人,不用拘泥礼节,可以畅所欲言。”
“当初黄老,可还记得我们之间的谈话吗?”
黄子澄肃然起敬道:
“陛下,臣一刻也不敢忘,现在是时候削藩了!”
“黄翰林说的没错,老臣也觉得现在是削藩的最佳时机。”
“新皇登基,布施仁政,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好好收拾一下这些平时嚣张跋扈惯了的藩王们。”
黄子澄也是非常适时的附和道。
朱允炆则是抬头望着不远处的香炉,幽幽说道:
“是啊,是时候了。”
“皇爷爷在位的时候,朕就无时无刻不想着削藩的事情。”
“等了十几年,终于等到了!”
朱元璋:!!!
听到这里的时候,朱元璋瞬间有股想要吐血的冲动。
原来。
一切都是假的!
自己的好圣孙表面上看着温和谦恭,仁义道德,但实际上却早有狼子野心。
十几年前就有了要对亲叔叔们动手的念头。
恐怖如斯。
这一刻,朱元璋没想到自己这个好圣孙竟然会有这般心机。
不得不说,帝皇世家,能够继承大统的基本上没有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