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在大明给朱元璋上课!(2 / 2)
“还是以你的户籍制度为例,通过推行户籍制度,最直观的经济效益就是大明朝的老百姓终于不用再饿肚子。”
“一些贫困,种地收成不好的地方,朝廷也可以通过税收其他地方的粮食,来补给这些州府。”
“大明朝全天下的老百姓不用饿肚子,这就是社会效益!”
“那再换句通俗的话来解释行政效率,就是朝廷推行国策的效率。”
“朝廷推行国策的效率,也是大明强大的生产力和驱动力。”
“就是因为有了国策,有了朝廷推行国策的效率,大明王朝才能够再次繁荣昌盛起来!”
“行政效率可分为三个层次:组织效率,这就是老爷子你在做国策决策时候表现的效率。”
“第二层就是老爷子你把国策推广到大明各个州府时候,这些藩王和官员们所表现出来的效率。”
“最后第三层,则是老百姓们在收到国策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效率。”
“这三个层次的效率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没有办法单独存在!”
“回到我们最开始讨论的话题,为什么我会如此笃定的预言削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
“就是因为行政效率的存在。”
“试想如果说等你百年之后,朱允炆做了皇帝,他推行的国策,到了各个藩王的属地之后,得不到任何的回应和反馈,进而这些藩王属地的老百姓也不会有任何的回应!”
“刚开始还好,但是久而久之下来,这些藩王属地的官员和老百姓,是不是就不会再认可朱允炆这个建文皇帝,而是只认可自己所在属地的藩王皇子们呢?”
“再往大了说,这些藩王皇子们,如果自己制定了新的国策,只在自己的属地进行推广,那朱允炆这个皇帝,到底是该管还是不管呢?”
“如果他真的要管,又要如何管呢?”
“如果他不管的话,又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此刻,朱元璋的脸色已经完全变了,因为他很明显的从朱景现在的解释当中听到了细节恐怖之处。
如果真的按照朱景说的这样的话,那么到时候大明王朝,很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就是家不成家,国不成国!
各个藩王属地,很明显就会成为独立的小王国。
“老爷子,相信你现在心中也有了答案了吧,如果真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很有可能大明王朝也会再现八王之乱的局面!”
“还有更坏的可能就是,比八王之乱还要离谱!”
“那到时候,老爷子,你就要为你的分封制背上一口大锅!”
“或许你真的有可能会被永远的定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面!”
朱元璋:!!!
这一刻,朱元璋的后背冷汗直流,整个人不由自主的连续打着冷颤。
本以为自己和刘伯温商议的大明特供版分封国策,一定会助力大明王朝壮大,成就万世不朽基业。
现在听朱景这么一分析,瞬间觉得自己还是有点太想当然了。
PS:不好意思,章节被封了,重新修改和调整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