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比厨艺(1 / 2)
她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出现了什么幻听。
直到易初良走到美人皇帝身边之后,叶蓁蓁才确定这并不是幻听。
易初良竟然就是易善渊?
易善渊就是易初良?
“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善渊,初良。
男子二十冠而字,她离开那年,易初良刚好快到了二十的生辰。
所以,善渊是易初良的字?
叶蓁蓁“啪”地一拍脑门,她之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这一声“啪”的脆响,惹得所有人的视线都朝她看来。
皇帝面色一沉,眸子犀利地扫向叶蓁蓁的方向,“怎么回事?”
叶蓁蓁吓得麻溜地跪在地上,解释道:“回禀陛下,刚才……有蚊子,妾身刚才在打蚊子,惊扰了陛下,还请陛下恕罪!”
易初良的眸中闪过了一丝笑意,他想起了两年前的秋天,叶蓁蓁一巴掌打在刘西风脸上的场景。
都到了秋天,哪里还能有蚊子?
皇帝没有搭理叶蓁蓁,挥了挥手,“跪安吧。”
“谢陛下。”
叶蓁蓁长舒一口气,垂眸后退。
夜幕下的皇宫处处都有着红彤彤的灯笼,将这个金碧辉煌的地方照耀得格外美丽。
然而,不知道有着多少生命断送与此。
树影婆娑,月影清冷,道路两边的商贩都已经收摊回家了。
马车摇摇晃晃地行驶,沉默许久的叶蓁蓁靠在窗边,终于开口问道,“易初良就是今年的状元?”
“嗯。”
“你一直都知道?”
“今年的新科状元出自芙蓉易家,你以为是谁?”宋知斐反问。
叶蓁蓁想起来上次在郊外的小筑中,以为易初良是金科状元的亲戚一事,不禁觉得尴尬无比。
叶蓁蓁咳了咳嗓子,转移话题问道,“皇帝会废后改立太子吗?”
宋知斐失笑着摇头,“不会的。只要任家还在,皇后的后位以及三哥的太子之位就不会变。”
“可是今天你安排的那个民间女子不是说要状告任俊吗?”
“任家在京城的根基庞大层厚,牵一发则动全身,父皇若是真的此时彻查任家,得不偿失,甚至会动了大周的元气。”
叶蓁蓁有些担忧地说道,“等皇后恢复了元气后,不会将这些怨气都归结在我头上吗?万一真的如她所言,对我家人朋友不利怎么办?”
“你放心。”
宋知斐干燥温暖的大手覆在了叶蓁蓁的头顶,“今天事情我已经安排万无一失,皇后就算是归罪,也只能归罪到东青王和杨贵妃的身上。”
“为什么?”
宋知斐唇角一笑,上挑的桃花眼明亮如同映着万家灯火,“你猜咯。”
……
寿宴这件事情算是过去了,太子和太监翻云覆雨这个消息封锁得很好,民间没有一点议论的声音。
不日之后,正赶上南方发生了水灾,皇帝几乎是立刻派遣太子去了。
而皇后为了祈福灾区,凤驾出宫,前往安平寺礼佛,半年之后方归。
不知情的民间百姓无不称赞皇后太子之贤德。
在太子不在朝中的日子里,东青王可谓是风光得意。
虽然消息封锁,但是太子和小太监搞在一起的事情,终究还是让一些站在太子党羽的大臣打了退堂鼓。
这个事情将会是太子一生的一个污点,若是将来这件事情被人故意爆出来,弄得满城皆知,民心定然动摇。
相比于东宫的落寞,东青王府自然是十分热闹。
此时安平寺中。
翠竹挺拔,松柏森森,处在半山腰的安平寺清晨云雾未消,扫地僧人轻扫落叶的声音越发显得幽静静谧。
曲径通幽的禅房中,皇后穿着素衣跪在佛像面前,头上珠宝全无,极为素气。
这几日她一直在安平寺的禅房中打坐修行,不曾出门半步。
月嬷嬷捧着手中的斋饭,苦口婆心地说道,“娘娘,您就吃点东西吧!”
皇后阖眸捻着佛珠,淡淡开口,“宫里面如何?”
月嬷嬷犹豫地说,“听说陛下将一些事情交由东青王暂时掌管,杨贵妃暂时管理后宫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