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海捞针(2 / 2)
肖一笙主动答疑:“一般来讲,校园的监控,配合天网,是可以做到无死角的,可以推测嫌犯的全天活动动线,比对身高,衣着,只要没有戴上帽子和口罩,总会有一个摄像头拍到他清晰的面部特征。
如果没有拍到,也可以看他进了哪栋寝室楼,询问对该栋寝室楼住宿人员情况了如指掌的宿舍管理员,基本都能查出来。”
华彦曦欣然接受了这个解释。
沈翊坤也提出了质疑:“如果这个人渣不是本校的学生,晚上没有回寝室,甚至在泼完咖啡后离开了学校,我们的线索就断了啊?”
王臻瑛也说:“我不相信本校的学生胆子会那么大,不懂得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的道理,蠢到惹事后继续待在学校。昨天又是周五,他很可能离校了。”
肖一笙也承认这种推测的可能性很大。
他只能保守的回答:“一般这个年龄的外校人士,进出入都会在保安的要求下留下登记,我们可以调阅校门口的监控进行一一比对。
但也不排除保安失职,或者有本校的学生带着他进入的情况,就不会有记录。
那就要稍微麻烦一点。
前者得求助警察调阅校外的天网,大海捞针。
后者需要仔细比对不同时段的监控,找出带他入校的学生的动线,尤其是夜间会进入哪栋宿舍,找到认识他的这个学生了解情况。”
所有人都恍然大悟。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在有了天网和各式监控的现代社会,任何人无意间犯了事,在犯事又没有故意遮掩行踪的,肯定会被有心人逮到。
就看他犯得事大不大,值不值得花那么多警力,人力和财力去寻找罢了。
王臻瑛遇到的这件事,虽然很恶心人,但寻人的代价很大,明显就属于得不偿失,所以不论警方还是当事人,一般都会算了。
王臻瑛也开始为难了,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如果他真的不是本校学生,调阅监控的工作量就会增加几倍甚至几十倍。
我也没这样的时间和精力去一直跟进。如果交给保卫科帮我查,估计也会和警方一样,随便查一下,敷衍我一下。”
肖一笙也无可奈何,这就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受到侵害的当事人都没精力跟进,别人自然也不会为了这么件小事,浪费精力。
毕竟,大家都是上班打工的人,手里也不可能只有这一件事等着他办,排着队的其他事也需要他去处理啊。
这和个人的职业道德都无关了,每个人都需要在工作范畴内,对工作的优先级排序,周全的考虑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其他嘉宾也都爱莫能助,大家都等待王臻瑛怎么抉择。
王臻瑛现在压力真的挺大,直接放弃不甘心,尝试抓人很可能费力不讨好。
她烦恼的小脸皱成一团,眉毛都变成了八字形,变成了一颗可爱的小苦瓜。
肖一笙不忍看她这么纠结,帮她做了选择:“今天还是按原定计划跑一趟,尽人事,听天命,如果今天搞不定,那就放弃,不再纠结这事了。”
王臻瑛松了口气,把头点得好像小鸡啄米那样。
肖一笙的手机恰好提示有未接来电进来了,估计是网约车司机已经就位,等着接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