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舞阳盐矿(2 / 2)
葛江带着招募的的盐工,根据苏落提供的图纸,来到了盐矿的所在地,开始动工建设。
想要建设一个盐场,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好在苏落给了葛江一个整套的工作流程,只要他按部就班的干,就不会有什么差错。
根据苏落的估计,大概三个月的时间,便能够出产第一批的食盐。
而这个盐场,苏落也将其命名为舞阳盐场。
同时招募的五十名保安,在经过南霁云一个月的训练之后,便也都派到了盐场。
自从盐场开工之后,基本每天都会进行招工,只是数量不定。
苏落给盐场定下的工人数量,是一千人。
当然这要根据盐场的效益而定。
因此葛江总是非常的谨慎,到盐场出盐之后,他可能也最多能够招到三百人。
当然他对苏落非常有信心。他可以说是看着三家村在苏落的带领下,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所以三家村的人,对于苏落已经到了盲信的程度。
舞阳县被苏落攻占之后,颍川郡的其他各县都是惊恐不已,人心惶惶,生怕下一个便是轮到自己。
尤其是当来瑱被俘虏之后,各县更是陷入了极度的恐慌。
然而南霁云在占领了舞阳县之后,便没有任何的动静。
由于来瑱被俘,颍川郡群龙无首,江北鹤便代理太守,主持起了颍川郡的工作。
如今颍川郡与唐室完全切断了联系。
而且除了苏落之外,还有安庆绪的军队,在向着襄阳方向进攻,并占据了大片的疆域。
江北鹤无望之中,便将目光看向了东方。
来瑱虽然被俘,但是苏落并没有将他关起来,也没有限制他的自由。他甚至可以在三家村自由走动。除了几个属于重地的研究院之外,他可以到任何一个地方去。
当然他的身边总是的会跟着两三个士兵。
许远、卢奂、张晓等人,也经常性的跟来瑱交谈。
但是他们从来不会提及任何劝降的话,而只是谈史论道。
所以来瑱在三家村过的还算是非常惬意。
尤其是他在见到三家村的村民,竟然天天有肉的时候,更是震惊的无与伦比。
因为在他的概念里,便是乡绅们都不能够实现天天有肉的程度。
也只有那些豪门士族才能够做到天天有肉吃。
在孟子的王道理念中,七十者可以食肉,便已经可以成为盛世了。
但是在三家村,这甚至都不能说是盛世,简直就是世外桃源了。
他在三家村呆的时间越久,对他的冲击则是越大。
而更令他感到震惊的,则是义勇军的武器装备。
在见识过义勇军的火力之前,他总是会存有一丝战胜的念想。
尽管他被俘虏了,但他只是认为自己遭受了埋伏,只是自己兵法学的不好。
但是当他亲眼见过义勇军的训练之后,他方才恍然觉得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
在这样的军队面前,任何的计谋恐怕都将会无济于事。
他知道自己败的不冤。
“来大人,这义勇军如何?”苏落笑着看向来瑱。
“若有一万义勇军,便足可以横扫天下了。”来瑱感叹道。
苏落却是摇了摇头,轻声说道:“一万义勇军,的确可以横扫天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可是打下来容易,守住却很难。若是没有足够的威慑,平而复叛,只会给天下的百姓带来无休止的灾难。”
而最为关键的是,热武器战争最重要的是运输补给。在这样的时代下,后勤保障更是异常的艰难。
所以苏落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最好是能够先造出蒸汽机车,义勇军打到哪儿,便将铁路铺到哪儿。
来瑱对苏落的话非常的赞同:“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便是强如大唐,如今也已经是兵连祸结。”
虽然两个人感叹的地方不一样,但却在此时有了一些惺惺相惜之感。
轰隆的炮声,让来瑱恍若置身那夜的场景。
这时刘乂忽然跑了过来,高声说道:“先生,不好了。歌舞团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