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若不是已经成婚,或可为玉儿之良配!(2 / 2)
但此刻,已经不能动摇他推行摊丁入亩的决心了!
否真是到了不得已之时,他作为天子,便是专断一次又如何。
“对了,还有一事,朕要亲自问你……江南的盐税案,幕后之人可有查清……”
隆庆帝忽然想到什么,将变革之时压在心中,面色严肃的看向了林如海。
“圣上……”
林如何见状,心中咯噔一声,即便是他,此时面临这个问题,也是一阵心惊肉跳。
先前他边已经上了密折给隆庆帝。扬州八大盐商之首的江家,勾结户部官员贩卖私盐,罪不容恕,但这其中牵扯最大的,还不是和江春来往的朝廷官员。
最大的反而是……
“戴权……”
隆庆帝眼睛一眯,环顾左右看向了戴权,戴权立即明白过来,屏退了左右。
林如海见状,这才从衣袖中拿出了一份折子,转而提给了戴权,由其转交到了隆庆帝手中……
御书房内,针落可闻,隆庆帝摊开折子,脸色越发难看起来。
一旁的戴权更是一阵心惊胆战,不敢说话。他还是头一回从天子的脸上,看到这般愤怒之色。
“啪……逆子……”
隆庆帝将手里折子甩到了地上,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不定。戴权战战兢兢,躬身在旁,脸颊上不自觉的流下冷汗来。
能够让隆庆帝这般愤怒,毫无疑问,这牵扯其中的只有四位皇子了,就是不知道是哪个了……
良久。
隆庆帝这才回过神来,抬头看了一眼林如海,深吸了口气,稳定住自己情绪。淡淡的说道:“爱卿舟车劳顿,辛苦了,暂且先下去休息吧!”
“是……臣告退!”
林如海闻言,连忙松了口气,躬身行礼出了御书房。
见林如海的身影走远,隆庆帝脸色再次阴沉下来,抬头看了一眼戴权,戴权吓得连忙躬身……
“去,拟旨,下令废除户部侍郎刘玉春,户部司郎中周豫……”
“此外,让林如海暂任户部侍郎一职,赏赐其京城宅院一座,侍女仆从数名,金银玉器两箱…绢帛二十匹…”
“是……”
戴权闻言一惊,连忙点了点头应下。
林如海本受到圣上信任,巡盐多年,如今除了盐税之弊,理应受到重用。
这一下直接从巡盐御史到了户部侍郎。足以惊动朝野了!
“还有,下旨,召大皇子陈冲入宫……”
隆庆帝森冷的声再度传来,让戴荃不由得脊背一寒,眼中闪过一丝惊色。连忙躬身应道,快步往御书房外去了。
神京城。
一处宅院之内。
内阁几位阁老,兵部侍郎梁宽,以及杨党的一干人,此刻纷纷聚集在客厅内。
为首的太师椅上杨天奇眼神微微眯起,扫视着众人。
“杨阁老,此次的变革之法,狠辣至极,若让其推行,岂不是伤了我等的根基?”
这时听着几名阁老争论不休,兵部侍郎梁宽,早已安耐不住,皱着眉头大声嚷嚷起来。
他们这一脉的武人,大都是隆平一脉的勋贵,家族之中拥有田产不在少数。若是让变革得意推行,这不是动了他们的命根子吗?
“是啊,几位阁老,这不知是那个混蛋提出来的,这不是要让我们去交税吗?”
此时,另外一名杨党官员也忍不住站了出来,摊丁入亩之策,革的就是他们的命,他们的靠着祖上或者自己权力谋取来的田地,本可过上奢靡的生活。
但若是凭着田地的多少来交税?他们岂不是要亏死!
他们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这一政策的推行?
“哼,圣上重用李子正等人,如今若是让此策推行,我等将来哪还有立足之地?”
一名内阁阁臣皱了皱眉头,出声说道。
他那日可是亲眼所见,李子正与齐冲二人,力图推行这变革之策,圣上似乎也隐隐有些支持,若不是杨阁老站出来阻挠。
只怕此事难以挽回了!
“说来说去,眼下我等还需早些像个法子才是!莫要等到此策真正推行,到时恐无力回天!”
“……”
客厅内,众人再次陷入了争论之中。
就在这时,一名官员快步走了进来,来到杨天奇身侧,小声的耳语了一阵,杨天奇顿时瞳孔一缩,眼中闪过一丝惊色。
“消息可是真的?”
“宫里已经传出消息,圣上让林如海任职户部侍郎一职,此外,还有一则隐秘消息……”
那官员看了一眼杨天奇,以及众人,脸色微微犹豫了几番,最终出声说道:“咱们的眼线得到消息,这摊丁入亩之策,原来并非李子正所提,而是其弟子贾璘……昨日圣上还特意召见其入宫问策……”
此言一出,
在场众人皆是一愣。
贾璘?哪位十六岁的新科探花……
在场几名阁老,包括杨天奇在内,对于那名少年探花,还是映象深刻的。
毕竟殿试之时,天子便对其文章颇为称道。
但可惜,此子乃齐冲举荐,与他们这一脉的天生相冲。如今那摊丁入亩之策,竟是此少年所提?
众人相识一眼,眼中皆是震惊之色。
杨天奇也是如此,贾璘此人,先前剿灭鸡鸣山盗匪,南下又协助林如海理顺盐务,如今更是提出这等厉害的变革之策。
即便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少年的确乃百年难得一遇的人才!
“可惜了,这等人才,竟不能为我等所用!”
杨天奇抚了抚须,眼中闪过一丝感叹!此子才十六岁,便能提出这等惊世骇俗之策,将来若是等他成长起来,朝廷之中,还有谁能制得住他?
“是可惜了,不过既然不能为我们所用,留之何用……”
此时,兵部侍郎梁宽皱了皱眉头,冷声说道,贾璘这少年出身贾家,与他们天然敌视。
如今更是提出这等劳什子变革,要动他们的利益。按照他的想法,自然是要找机会除掉才是……
“暂且不提此人,诸位还是想想,眼下如何应对?”
一名阁老此时微微叹息了一声,将话题引了回来,不管变革之法是谁提出的,既然此时已经提出来了。这个时候他们该想的,是如何阻止其推行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