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赵谦托孤(1 / 2)
第165章 赵谦托孤
“阁下是?”
看到眼前宛如嫡仙人一般气质的李玉,赵谦不由心生好感。
只是身为朝廷命官,又值此大战之际,赵谦也不敢忘记自己的职责。
“在下伤了脑袋,只知道自己叫李玉,至于家在何处,今夕何年,却怎么也记不清了。”
李玉摇了摇头,显得很苦恼。
没有办法,这个世界他不是穿越而来,所以也没有身份路引。
为了不引起无必要的麻烦,李玉最终还是选择了诸天万界无数穿越者惯用的计量,那就是假装失忆。
果然,听到李玉说自己失忆,又见其的确脸色苍白,想必是伤了脑袋。
赵谦虽然没有全信,可也信了一些。
实在是李玉作为仙人,哪怕此时已然千疮百孔,可气质犹在,潜移默化之下,不得不让赵谦对其好感倍增。
加上李玉这一身衣物乃是华美无比,让赵谦也误会成其想必是哪家的富贵子弟。
又刚好碰上了兵荒马乱,这才遭了难。
至于说李玉是奸细,赵谦此时怀疑越来越少。
因为如果李玉真是辽国的奸细,定然低调无比,怎么会如此打扮?
赵谦道:“看公子气质,想必是遭了难,不过不用担心,如果公子不弃,可在本官府上暂且落脚,再让医师诊治一番,定然可以想起过往。”
李玉闻言,感激道:“如此,在下便叨扰大人了!”
赵谦点了点头,又安排李玉一起用上晚膳。
食不言,寝不语。
吃完之后,赵谦吩咐小厮,带着李玉前去沐浴歇息。
看着李玉离去的背影,赵谦沉思片刻,便回到房间。
这里虽是赵谦府邸,可没有任何军事机密,所以也不担心。
更何况,哪怕李玉真的心有不轨,赵谦也有自信能够拿捏。
自此,李玉算是暂时有了落脚之地。
回到卧室,李玉盘膝而坐,虽说目前还不了解身处的环境,也不是很清楚大宋目前是哪个皇帝在位。
可李玉至少明白,自己需要恢复实力。
李玉感受了一下身体,受创很严重,不过毕竟是仙躯,却是远超普通人,甚至他有自信,即便是陷入军阵之中,也可以全身而退。
如此,也算有了一丝自保之力。
可李玉不敢确定,这个世界是不是普通世界,虽说目前看到的都是普通人,可这毕竟只是一县之地。
“具体的,明天询问一番赵谦就是。”
李玉于是开始修炼观想法。
相对来说,三种修炼最难得就是炼神,只要炼神成功,炼体也不会太难。
毕竟上个世界李玉就是这么做的。
而且他现在的身体千疮百孔,需要强大的精神力进行查缺补漏。
好在李玉发现,他的精神力虽然消耗一空,可完全可以重修。
并且修炼的速度也很快。
或许是之前有经验的原因,又或者是有了身体的原因。
还好前世作为大吴太祖,后人将自己的尸骨保存的很完善,也没有盗墓贼敢找死损坏自己躯体,不然只怕自己一辈子也成不了天仙。
到了第二天一早,修炼一夜的李玉发现自己神清气爽。
感受了一番后,发现自己的精神力竟也到了10点这样,已经可以外放十米左右。
如此,他也能开始打熬自己的躯体。
不过还需要很多药材辅助。
李玉看了看时间,起身来到门外。
此时,赵谦已经起床,并且在锻炼武艺。
李玉看了下,这武艺稀疏平常,大概相当于隋唐时期二贤庄庄客的水平。
“公子醒了?你受了伤,何不多歇息一番?”
看到李玉,赵谦也缓缓收功,擦了擦汗,来到李玉面前。
“大人,在下没有那么娇贵,而且没了记忆,也想向大人多了解一番情况,或许也能借此找回记忆。”李玉道。
赵谦闻言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于是,也不再练武,拉着李玉来到一旁歇息处坐下。
也不等李玉询问,赵谦便说道:“现在是大宋景德元年,前些时间,辽军二十万大军大举入侵,占我州县,陛下听从柯相公的建议,御驾亲征,如今数十万大军云集澶州,正欲决战。”
赵谦停顿了一下,见李玉没有什么反应,继续说道:“跟随陛下亲征的权贵很多,看公子气质,也不是普通人,且听口音也不像此地人士,想必是跟随陛下亲征的贵人,路上遭了难,流落于此。不过公子放心,有陛下和柯相等人来此,这一战我大宋必胜,到时候公子定然可以找回身份。”
听完赵谦的话,李玉若有所思。
怪不得赵谦如此客气,却是将自己当成了哪个流落在此地的贵人。
看来,长得帅,穿着华贵的,无论在哪都会让人误会。
如果自己来时衣衫褴褛,只怕要被当成流民又或者奸细,随意安排了。
而且李玉没事的时候也读过历史,加上记忆彻底恢复,所以也知晓景德元年乃是宋真宗赵恒的年号,加上如今其御驾亲征,屯兵于澶州,不久后正是澶渊之盟。
至于寇相,想必就是寇准吧!
“公子可是想起了什么?”
赵谦见李玉沉默不语,便问道。
李玉摇了摇头,赵谦见此,也只能继续宽慰道:“没事,会想起来的。”
不过虽是这么说,赵谦却也不抱什么希望了,脑海中再次搜索朝中姓李的世家,却也不清楚李玉是何人。
于是,赵谦也不再多想,等战阵结束后再说吧。
就这样,李玉便在赵府住了下来,平日只是闭关修炼。
而赵谦也愈发忙碌起来,每天都在城楼巡防,处理军务。
三天后,前线传来消息,辽军统帅萧达凛恃勇,率数十轻骑在澶州城外巡视,却不料被宋军发现,于澶州前线以弓弩伏杀。
消息传开,大宋军心振奋。
萧达凛乃是辽军统帅,他这一死,辽军群龙无首,士气大跌。
且宋帝亲征,大宋一方本就士气高涨,加上此地已然聚集大宋大部分精锐,之前又胜过几场,优势在我。
赵谦也开心不已,晚上回来后,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不少,之前的担忧再也不见。
“这一次是个机会,我大宋燕云十六州陷落辽国久已,想必就要回来了!”
赵谦难得拉着李玉喝了点酒,全程开怀大笑。
作为武人,最大的心愿莫过于建功立业,如今正有此机会,所以赵谦才会如此开心。
他虽说只是一名小官,但是一旦北伐,作为边军,肯定是要上战场的,如此,定会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至于这一仗不打?赵谦觉得,皇帝和满朝文武不会这么傻,放过这个好机会的。
收复燕云十六州啊,多么大的功绩,大宋上下都以此为目标的啊!
只是李玉听着赵谦的憧憬,却是并不看好。
因为李玉是知道历史的。
果然,就在赵谦踌躇满志地整顿军备,想要等待朝廷调令,随时北伐之际,却是收到命令。
朝廷准备和谈,所以勒令赵谦紧闭城门,不许出城,一切求稳。
听到命令,赵谦的精气神一下子就萎靡了下来,回去后,再次喝起了酒。
只是上一次乃是得意,这一次却是失意。
“朝廷,朝廷,唉!”
赵谦想要说些什么,可是最终却只是叹了一口气。
“赵大人,看开点,至少不用打仗,也能少死一些将士了。”
李玉还能怎么说,如此也只能安慰赵谦。
然而道理是这个道理,可赵谦作为有雄心的武将,自然心有郁结,骂不了皇帝,便说道:“我本以为柯政乃是贤相,却不想也只是沽名钓誉之辈,竟也不劝导陛下,以致错此良机,唉!”
“柯政?贤相?柯相?不是寇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