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九章 你吃过米粉吗(2 / 2)
依照贾大人说的,天下粮食增产,这京都的粮食价钱一定有所下降。”
贾蓉:果真是老狐狸,说话滴水不漏。
贾蓉对皇上说道:“启禀皇上,因为化肥的存在,让京郊附近的良田都增产了。
因此京都的粮价钱一降再降。”
“今年之前,京都的粮食从不低于三十文钱一斤;今年之后,京都的粮食将不高于十五文一斤。”
粮食价钱降低是好事,可具体好在哪里高官们不是很清楚,只知道对百姓是好事。
五品以上的高官都不关心家里的粮食问题,他们怎么体会到粮食价钱降低的好处。
反倒是站在大殿角落处的小官员更明白一些。
不高于十五文钱一斤,那是非常低廉的价钱了。
“请皇上容臣点一个人出来说话。”贾蓉说道。
“准了。”
贾蓉:“黄青生黄大人请出来。”
大殿的一处角落里走出一个小官吏,他个子不高,身形消瘦,那山羊胡须稀疏又花白。
“微臣,拜见皇上。”
黄青生品阶低只能跪在朝议的最末尾处。
皇上:“你上前来说话。”
黄青生忐忑不安地上前去。
贾蓉问他:“黄大人,请问你家有几口人?”
“八口,两个老人,四个孩子。”
“你那点俸禄够你家吃食吗?”
黄青生抬头看向皇上,不知该不该说。
皇上见他胆怯,便说道:“你大胆说来,恕你无罪。”
“是。臣品阶低,一个月的俸禄只够吃食,但想要让孩子上私塾就得要省吃俭用。
臣的内人有时也会接一些绣品回家做,臣也会代人写家书补贴家用。”
“胡说,朝廷给官员的俸禄是够用的,必然是你管家不严,花钱大手大脚,才这般拮据。”
贾蓉看向这户部大人,你是哪头的?
你居然跳出来喊话,是不是傻啊?
贾蓉忽视这人的存在,问黄青生:“你买的粮食几文钱一斤?”
“回大人,十一文钱一斤,我们整个胡同的人家合力向外乡的粮商购置一船的粮食,各家均摊下来是十一文钱一斤。”
贾蓉又问:“粮食下降,对你家有什么影响?”
他说:“能多送一个小子去私塾了,还能多吃两顿肉,敢买多几刀宣纸,布料也能多买三四匹。”
“十几文钱能买这么多东西吗?”皇上问道。
皇上的声音里藏有些喜悦。
黄青生说道:“回皇上,一斤粮食省十几文,一个月下来就能省几百文了。”
贾蓉拿着奏折念道:“京都附近的县城麦子增产三万九千七百斤,高粱增产四万七千五百多斤,黄豆增产七万三千九百一十多斤。”
“贾大人,商人贩卖的粮食都是十一文钱一斤,那农人又能卖多少钱一斤?
谷贱伤弄,这个道理你难道忘记了?
今年是丰收年,明年也是丰收年,那百姓哪有钱买你的化肥?”
“这位大人,你吃过米粉吗?”贾蓉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