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辽东退兵(2 / 2)
公孙康无奈,粮食又将吃尽,只好拔营退到津口,列阵布防,开始渡运人马过海。
看到辽东兵退走,刘备甚是欣喜。
辽东兵退走,东莱的百姓就能安稳生活了。
确定辽东兵全部渡海回了襄平之后,刘备才下令拔营,率领兵马回到黄县城里。
近海内迁的百姓可以回家,那些协助守城的百姓也全都回去,现在东莱郡没有了黄巾贼寇,又没有敌兵,加上没有重税荷赋的压迫,东莱的百姓终于真切感受到安平之世是什么样子了。
这是他们久未有过的感受。
刘备一面重视着关于百姓之事,减税免赋和屯田之事,他都时时过问。
离乡归家的百姓越来越多,闻名而来的流民也越来越多,开荒的田地同样增多,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幸好有黄县县令王修和功曹李业在,他们二人处事比较公正,刘备很放心。
同时他也关心着军事,所得战马和原来的战马凑在一起有五百余匹,刘备组建了一支五百人的骑兵营。
周兴则是空闲时就读兵书,关于屯田之事只是提供意见,没有亲自去参与。
他还特别留意着扬州方面的消息,期待着太史慈归来。
而在扬州,太史原赶到丹阳郡后,得知孙策率领兵马去了吴郡,太史慈随在军中。
他又赶紧追去,结果一直追到了吴郡吴县。
原来孙策在丹阳泾县打败太史慈和祖郎后,将他们劝降,又让太史慈去招纳流亡之士,约定明日日中归来。
程普黄盖等将认为太史慈肯定会借机逃跑,孙策为此立竿视影,太史慈果然如约而归。
孙策此时已经夺得江东的丹阳、吴郡和会稽这三郡,扬州六郡已得其三,又剿灭了严白虎等山越,实力大增。
现在袁术还没有僭越自称天子,孙策虽然想要脱离,却还没有合适的借口。
孙策现在虽然是会稽太守,但他是吴郡人,因此带兵回吴郡休整。
太史慈现在是孙策的门下督,官职不大,却是亲近之职。
孙策的用意其实很明显,就是对太史慈还没有完全信任,毕竟刘繇还在豫章。
因此让太史慈留在自己身旁,可以时时监视,而太史慈也难以脱身离开。
不过,此时的太史慈并不想走。
他跟着刘繇不被重用,现在跟着孙策却受重视,让他有种英雄遇知己的感觉。
这一日,他正在营中,忽有营门卒来说,有人来找自己,是从青州来的,名叫太史原。
太史慈难以置信,急忙出到营门一看,果然是自己的族人兼好友太史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