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明代从龙指南 > 第73章 当王保保遇到了游击战

第73章 当王保保遇到了游击战(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股神:从原油宝开始  九龙医王  被赶出家门后,真千金疯狂掉马甲  梦境空间之星宫  重生四合院:傻柱的逆袭之旅  我已长生求升仙  木叶,请小心隔壁二柱子家的老王  综武:万国黑榜?上榜者吓懵了  六年后,她带三个奶团炸翻全球  大唐:父皇求你了,快快登基吧 

第242章 当王保保遇到了游击战

在听完众将领的总结后,张平安就作出了亲自领兵的决定。

左丞相归位的第一战,无一人愿意冒出来说不同意的话,即便是胡惟庸。

事有轻重缓急,争权夺利在胡惟庸的心中目前还不敢被排到平定中原的前面去,真要这样自己就该被砍脑袋了。

大军阵前,军心即是一切。

胜负两说,但要是谁敢没打就动摇军心,说不得就得被拉去祭旗了。

……

稍作休顿,第二天,张平安便领了十万大军出城了。

让张平安敢于亲自领兵的原因则是某位伟人总结的经验。

如今明军面对的情况,和后世在河北地区抗倭的情况极其相似。

徐达为什么打不过王保保?

因为徐达带兵后大多都在江南一带打仗,江南一带多丘陵地带,视野不够开阔,往往一座山林就能藏下十万大军,极其利于伏击!

于是,徐达打着打着就养成了习惯,或者说形成了自己领兵的风格,变得善于打伏击战。

这是生物的本能,徐达或许自己都意识不到。

而如今一到北方来打仗,徐达就懵了,北方大都地势平坦,大规模军团战根本就伏击不了。

虽说徐达骁勇善战,但这种动辄十万人的军团战,个人的武力却已经变得不足轻重。

徐达处处受掣,自己的长处被限制,而蒙古人向来生于马背,在平原作战可以说已经是一种习惯了。

此消彼长之下,徐达自然七战七败!

但张平安不同,张平安压根儿就没怎么正式领过兵,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打仗风格。

或者说,想到什么风格就是什么风格,没有习惯,就不会被限制,可以灵活多变。

比如现在,张平安就有后世河北抗倭作为参考的战例。

都是平原作战,当时的倭军靠着先进的汽车,在速度和灵活性上远远超过了华夏,可这位伟人却提出了这样的战略方针:“平地较之山地当然差些,然而决不是不能发展游击战争,也不是不能建立任何的根据地。”

通过“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华夏军民创造出一系列平原作战样式,尤其平原伏击战更是打得有声有色。

而当时的倭军不光机动性高,火力更是占据优势,都被华夏一方打得抱头鼠窜,如今的大明王朝火力却比蒙古一方高了一个时代,没道理打不过的!

“从地形上说,虽然平原没有大山以躲藏之利,却有像山一样的作为隐蔽活动的森林、村庄、沟溪、芦苇、禾苗、青纱帐、起伏地。”

“在这些地形中,敌人的快速部队不易活动,利我到处隐蔽,伏击敌人。”

“敌方和我军打消耗战,我们就和对方打游击战!”

“大规模军团战既然不是对方的对手,我们就化整为零,在山川草木间和对方进行小规模的战斗!”

“我们的武器先进于对方,小规模的战斗我军必胜!”

“所有的战斗不求夺取地盘,只为歼敌!但凡俘虏尽皆斩杀!杀到对方胆寒!”

……

洪武二年,二月。

十万大军出城,拆分为一百股小队,化整为零,涌入各个山川、沟溪……

以百人对蒙古骑兵的百人,己方有着火器之利,胜算极高,是最为稳妥的兵力。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大秦:朕刚一统六国,获得传送门 大明:我的屠龙技被太子曝光了 九千岁,女帝她又纳妃了 烟火大唐 流华录 平民乱闯三国 三国:开局去荆州救关羽 穿越明末两太子 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 东汉问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