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逃亡(1 / 2)
第232章 逃亡
在给暗部的回信中,张平安同时附了一封给朱元璋的信。
信上的大概内容也就是说了一下自己在江浙、福建、以及云南的一些规划,再就是让其安心北伐,务必坚守住大都,自己会想办法和朱元璋的大军汇合。
至于为什么张平安不随着暗部的密信回去?
那送信的是信鸽,带张小纸条还行,总不能带着人飞吧?
洱海虽说名字里带了个海,其实也就是个内陆湖,理想一点的路线,自然是通过丽江到长江上,然后再顺着长江直下就可以到应天了。
到了应天,再想北上就安全多了。
甚至都不用到应天,只要进入朱元璋的势力范围内,自己联系到当地的守军就能让其安排自己北上了。
但这个年代的长江被称为天险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平缓一些的地带还好,若是遇到水位落差大的地方,水流湍急,又多暗礁,张平安没有坚固的战船,想要顺着长江飘到应天,只怕十条命都不够张平安花的。
所以实际的路线只能是以长江为参考物,大致的保证路线不偏移就好了。
但这其中就有了一个问题,以长江为参考物,就得经过巴蜀地区,也就是明玉珍的势力范围。
张平安如今的两层身份,不管是蒙元朝廷的左丞相,还是朱元璋麾下的狗头军师,都是明玉珍的敌人,若是被明玉珍抓住,可以说这两个马甲都保不住自己。
因此,只能偷偷摸摸地过去了。
张平安把亲兵们叫了过来,随后发给了众人一身渔民的装束,让众人扮作渔民掩人耳目。
随后又把目光看向了小一,小一本就是疍民,不用装扮就是天生的渔民。
见众人都没了什么纰漏,张平安这才让亲兵们散去,两两一队,分了七艘渔船朝着丽江而去。
然而让张平安没有想到的是,一行人刚出洱海,就被拦了下来。
一支近千人的部队刚好驻扎在洱海口,这支部队虽然借着灌木隐藏自身,俨然一副山匪惯用的伎俩,但张平安还是一眼就看出了这是一支正规的军队。
这些人不管是整体布置的防线,还是个体锐利的眼神,都不像是匪寇能够拥有的。
张平安冲亲兵们比了个暂时不用轻举妄动的手势,随后把渔船朝着这支部队划了过去。
同时,张平安脑子里在飞速的旋转。
这里地处云南边境,明玉珍和把匝剌瓦尔密的军队都有可能出现在这里。
但这支部队明显是在防备有人从洱海逃离云南,那么必然不可能是把匝剌瓦尔密的部队。
也就是说,这支部队是明玉珍麾下。
张平安心中暗道一声麻烦,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为了防止露馅,亲兵们的火枪都藏在了渔船里,但就算亲兵们全都配备着火枪,也敌不过对面这上千人,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和对方硬碰硬。
“官爷,您拦下我们这是?”
渔船靠近营地,张平安凑到一个士兵面前问道。
“例行盘问!废话少说!”
士兵皱着眉头问道:“姓名?籍贯?”
张平安这才松了口气,编了一段渔民的履历后,那士兵这才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当即,就有几个士兵朝着张平安的船上跳了上去。
几个士兵一番搜查后,并没有发现刀枪之类的武器,那士兵才摆了摆手,示意张平安离去。
张平安长舒了一口气,随后将渔船划过了关卡,在一旁等候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