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遇阻(1 / 2)
第207章 遇阻
经过疍民女子的引荐,张平安成功地进入了寨子。
遣退了要跟来的亲卫后,张平安跟着女子来到了她的“家”中。
说是“家”,其实也就是一只月牙儿渔船,张平安和那个疍民女子并排坐在船仓内的横木上。
女子因为刚从水里爬上来,浑身湿哒哒地在滴着水,而船仓空间又比较小,张平安只能贴着女子坐着,半边身子都湿透了。
船仓里除了张平安俩人外,还有一个看上去六十来岁的老汉,老汉此时正忙活着用一只炉子煮着一罐不知道是什么的茶。
炉子里燃烧的柴火冒出青烟,夹杂着陶罐中的水汽袅袅升起,为本就被熏得黝黑的船舱又添了几分深邃。
等到水被煮沸,老汉才诚惶诚恐地倒了一碗茶递给张平安。
张平安接过茶道了句谢,无奈地说道:“老人家,你不必这么拘束,小子是来帮寨子里的人的……”
虽说女子向老汉解释了张平安到来的原因,但老汉常年来作为疍民骨子里的谦卑,依旧让老汉在张平安面前直不起腰来。
老汉连连弯腰,尴尬地呵呵笑了笑,接着用有些生硬的汉话答道:“官人您说的那些,对俺们这些疍家仔来说还是太遥远了些,那什么科举啊,进仕啊,说着好听,但其实对俺们来说没,和现在没啥区别。”
“就算上了岸又能咋样,不过是换了个地方被人欺辱罢了。”
“当了官,就被同是官家的汉人欺辱,从了商,就被同是商人的汉人欺辱……”
“俺老王头早些年当过倭寇,也跟着倭寇上过岸,就算是在倭寇窝里,疍家仔依旧是被使唤的命。”
“人性的偏见,没那么容易转变的。”
“疍民骨子里的低贱,也没那么容易转变的……”
老汉有些唏嘘地感慨道。
显然,老汉早年做倭寇的经历,不光让老汉学会了一口汉话,更是让老汉见惯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老汉的话让张平安沉默不语。
张平安最初的想法是将当地的疍民组织起来,一起反抗蒙元,攻打陈友定,南征大军如今缺的是人手,火器的配比其实已经是一支十万人大军的配比了,攻城已经毫无问题。
让疍民们加入进来其实只是让他们拿着刀枪防守,以防对方冲阵的时候人手不够罢了。
等夺下福建,朱元璋北上大军伐元成功之后,以张平安的地位请求朱元璋给疍民们一个身份,让疍民们能够仰面朝天的走上岸,和汉人们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但听了老汉的话,张平安才知道自己想得还是太过简单了。
人的身体上岸容易,可那颗心在水里泡久了,又该怎么上岸呢?
疍民们上了岸,也不过是换个地方被人欺辱罢了……
就像民国时期,这些疍民同样也上了岸,可实际的情况却是并没有什么改变。
只有水里和岸上的人思想都被解放,这些人才能真正地走上岸来,不被人轻视,不被人排挤,光明正大地站在阳光下……
“老人家姓王,那小子便叫你一声王叔吧,诚然,如王叔所说,上岸不过是换了个地方被欺辱,可最起码有了盼头不是么?”
“是的,咱们这一辈上了岸是会被欺辱,可子孙后代呢?”
“难不成就因为担心自己受欺辱,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也世世代代生活在水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