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刘伯温(2 / 2)
刘基自然也知道张平安心情悲恸,好言安慰了几句,便转身离了去。
这天,张平安将自己关在房间里足足关了一整天。
直到汤月抱着小张标推开门,张平安看到儿子稚嫩的脸,才挤出了几分笑意。
“夫君,刘先生若是知道你如今已经大开禹游书院,想必在天之灵,也会心感欣慰的。”
汤月将张标放在张平安怀里,随后将脑袋枕在张平安怀里,摩挲着张平安的胸膛。
张平安接过张标,苦笑了一声。
“原本还想着将刘先生接来,看看他当初花十八文钱买来的书院,可哪曾想先生就这样走了……”
“这世上难免有许多遗憾的事,夫君切莫再伤怀了,如今你有儿子,有父母,还有妾身担忧,若是生出什么心病来,你让我们怎么办才好!”汤月担忧地看着张平安。
“嗯,不碍事的,只是心中感怀一阵罢了……”
张平安宽慰了汤月一声,随后一双大手便攀向了汤月丰腴的身子。
“啊……标儿还在呢……”
“怕什么,这么小的娃娃,懂得啥!如今夫君心情悲恸,唯有月月才能寥慰几分……”
“可是,先拉上门帘!唔……”
……
翌日,张平安便吩咐工匠,打造了一尊等人高的刘先生石像立在了禹游书院中。
石像的刘先生慈眉善目,手捧一卷书册,脸色忧愁地望着远方。
“你这老头子,生前做了些啥我也不清楚,但看你教书育人多年,不如就按着这幅教书先生的模样打造吧!”
张平安看着刘先生的石像,心中又兴起一份哀伤。
……
而另一边,刘基豪华的履历瞬间就俘获了朱元璋的芳心。
刘基自幼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十分精通。更是曾参加科举,一举考中进士,被元朝政府授为江西高安县丞。
刘基在位期间勤于职守,执法严明,很快就做出了不少政绩。
但也因为他的正直,地方豪绅对他恨之入骨,总想找事端陷害他,刘基无奈辞官。
刘基辞官返乡后,朝廷又征召他出任江浙儒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后来因检举监察御史职,得不到朝中大臣的支持,还给他许多责难,他只好再次上书请辞。
而这次刘基回乡不久,却又被朝廷起用,任命他为江浙省元帅府都事,主要任务是帮助当地政府平定浙东一带的盗贼,特别以方国珍为对象,结果方国珍重赂官府,终被招安,并授以官职,反倒过来谴责刘基狐假虎威,欺善压良。
任职道路三进三出,刘基终于对元朝廷的腐败昏聩彻底失望,自此便彻底隐居青田,处于半造反半良民的状态了。
刘先生弥留之际的一番话,让刘基直接投奔了朱元璋。
而朱元璋也是见猎心喜,俩人当场便一拍即合。
随后,朱元璋便任命刘基为张平安麾下谋臣,和李善长一样,参与朱元璋麾下大军战略战术方面的制订。
刘基的加入,让张平安当起甩手掌柜来更得心应手了。
而眼见近期无战事,张平安便索性将全部的身心投入了水泥的制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