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镔铁局(1 / 2)
第132章 镔铁局
火枪的批量制作如火如荼的开始了。
和红衣大炮不同,两者虽然都是火药催动,但红衣大炮笨重,几乎只适合攻城或是守城战役,而火枪适合灵巧轻便,单兵就可以携带,适合遭遇战,刚好弥补了红衣大炮的缺陷。
俗话说好事成双,在火枪研制有了可喜的进展之后,溧水、当涂、芜湖等地也被徐达等人攻克了下来。
并且于此同时,太平城陆陆续续来了一大批投奔者。
据了解,这批投奔者大多都是当初放归的陈野先部众所带来的,这让胡惟庸的地位一下子上涨了许多。
太平城议事堂。
“如今,我军足有五万义军,湖广的陈友谅和江南的张士诚正忙着彼此防范,暂时无暇管我等,北面的元军又被韩林儿所牵制,可以说是最为合适的时候,只需等到秋收,备足粮草!我军便可挥师北上,直取集庆!”
张平安看向一众将领说道。
“张参谋,那红衣大炮所需火药可备足了?”有将领开口问道。
“此事还得询问胡惟庸将军。”张平安看向胡惟庸。
胡惟庸站了起来朗声道:“前些日子我已拿下万斤硝石订单,不日,就将送至太平城内!我军硝石将再无忧!”
“万斤?”
别人还没开口,反倒张平安诧异地看向了胡惟庸。
这个年代硝石基本都被官府管控,万斤硝石,若是按照重量比来换算,足够制作黑火药差不多一万三千多斤。
这些黑火药甚至能把集庆城楼轰个底朝天了!
可关键的是,万斤硝石,从哪里来的?
这么多的硝石,零零散散的购买肯定没有那么快,那么必然是找到了一家硝石大户购买的!
很快,张平安就知道了硝石从哪里来的了。
胡惟庸接着说道:“是的,万斤!”
“说起来,还得感谢我之前在濠州以及滁州主管张将军旗下酒楼产业的经历,做起生意来自然结实的生意人多,其中便有一蒙古人,这蒙古人和蒙元朝廷一支主造兵器的部门有些关系,这黑火药便是这蒙古人牵线,向这支部门购买的!”
“怎么可能!万斤硝石的买卖,必然得要武备寺签字,而武备寺又怎么可能将硝石卖给汉人!”有人诧异道。
蒙元朝廷所有军事装备的制造,都是由直属中央的武备寺管理。这种大批量的硝石购买,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端倪,怎么可能任由这支部门卖给汉人?
胡惟庸点了点头道:“若是一般的部门,自然是需要上报武备寺,但那部门叫镔铁局。”
“镔铁局?”
众人疑惑地看着胡惟庸,显然对这个名字极其陌生。
唯独张平安一脸骇然!
传说中的镔铁局竟然真的存在!
镔铁局在华夏历史上,唯有元朝设立!
镔铁局并不隶属于武备寺,它的上级,是工部下设的“诸色匠人总管府”。镔铁局的日常制造,直接跟朝廷的内务府对接,其他部门无权干涉!
据说镔铁局前身乃是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大军西征西域以及中亚途中掳掠的工匠们,那些被掳掠的西域工匠们,“技艺极精,攻城之具尤精”,被成吉思汗东迁后,仍然从事着原有的手艺,为蒙古军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