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采石渡江之战(1 / 2)
第120章 采石渡江之战
“可惜了,带来的红衣大炮少了点,不然应该能全歼了这支船队的!“
看着剩余几艘战船逃出了红衣大炮攻击范围,张平安有些惋惜地感叹道。
虽说将红衣大炮改装成了后填充火药的模式,又将火药按剂量装成了火药包,用来加快火药填充的速度,但清理炮膛这一步却没办法避免。
而清理炮膛的工作又极为复杂,需要用绑上麻布的长棍沾水清理,否则黑火药爆炸的高温容易引爆新装入的火药不说,更可能因为炮膛内存在杂物导致燃烧不充分,影响火炮威力。
因此,单架红衣大炮几乎每半分钟才能射出一炮来,这也导致了“左”字船最终还是逃走了几艘,没能尽歼敌军。
虽说张平安对这个战果不满意,但廖永安、俞通海二人却早就被红衣大炮的威力惊得瞠目结舌!
对面可是足足有百艘战船啊!
甚至只是在一里开外,连己方的人影都还没看到就几乎被全灭!
廖永安、俞通海二人不由得想起自己,还好自己二人当初没脑子一热硬拼下去,否则就算自己有千艘战船,当真能从北岸冲到南岸来吗?
要知道按照战场上的规律,以一支普通的正规军为例,伤亡率只要达到三成,绝大部分军队都崩溃了!
甚至就算自己能抵住这股崩溃的心理,悍不畏死地冲过来,剩余的部众又能是从头到尾就安安心心待在南岸,以逸待劳的朱军对手吗?
还好,没头铁……
……
击溃“左”字军不过只是招降路上的一个小插曲,不论是朱元璋还是张平安都没放在心上,毕竟自己带来的这支队伍,可是有把握尽歼巢湖千艘战船、万余水军的,若是能被仅仅百艘战船近身,那也太不可思议了。
招揽廖永安、俞通海二人事毕,众人一路返回和阳城。
而巢湖水军则是在俞通海的带领下一路南下到长江上,随后再顺着长江顺流而下,直抵和阳。
虽说水上行军快了些,但终究是绕行了一段,陆行军最终还是先半日抵达了和阳。
和阳城内。
“诸位,我军如今下一步目标是夺取集庆,至于如何攻打集庆,诸位将领可有什么计划?”
收服下巢湖水军,下一步自然就是攻占集庆,众人便聚在一起开了个会议。
“若是要攻取集庆,我军水军可沿江而下,直达集庆,届时在长江北岸登陆,便可直接攻打集庆,但唯一的问题便是水上行军路程太远,若是遇到什么意外就麻烦了!”
“进发集庆乃是顺流而下,若是想要返航,则要逆流而上,而且那时我军距离和阳城已经太远,返航难度太大了,况且水军进军,单单补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若是要从长江上直接攻取集庆,必要先解决这两个问题!”
作为水军统领,廖永安这番话显然很有说服力。
“若是换一个思路呢?我军不在水上作战,而是直接东渡长江,于采石(今马鞍山)登陆如何?是不是就能避免返航的问题?”徐达在一旁建议道。
“先夺取采石,随后以采石为据点,向北攻取集庆如何?到时我军背靠采石,无论是补给或是防守都便利许多。”
朱元璋听到徐达的建议双眼一亮,赞叹道:“没错,采石与和阳仅隔着长江天险,如今我军战船千艘,亦有火炮之利,横渡长江,夺下采石不难!”
“而攻下采石后倒是不必着急攻取集庆,采石南临素有江南米仓之称的太平(今当涂),攻下采石后,可以以采石为据点,先南下夺取太平,我军将再不愁补给之烦!到时攻夺集庆,我军无后顾之忧,也能稳妥几分!”
“不错!到时不光可以陆路进攻,我水军也可从旁协作,水陆共取集庆!”廖永安也是赞叹道。
“既如此,我军下一步便东渡长江,攻取采石!此战,名采石渡江之战!”
……
六月二日,朱元璋率领张平安、徐达、冯国用、邵荣、常遇春、廖永安等,统兵万余,战船千艘,自和阳东渡大江,水军将领廖永安和朱元璋同船进发。
战船借助风势,很快抵达采石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