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杨翎来信了(1 / 2)
黑界岭的坍塌虽然轰轰烈烈,粱城的人依然在沉睡中无人察觉,看着外面的皎洁的月光,杨稷和庆德紧张的心情总算得以放松,尉迟嘉一行人虽然受到惊吓,但总算逃出来了,也是如负重负。杨稷和庆德都是身负重伤,尉迟嘉不知道从哪里找来麻布,简单做了两副担架,一行人借着月光抬着杨稷庆德二人小心翼翼的返回铁镇。杨稷最为失望,里面的阵法被塌方掩盖,自己无法去观察临摹,尤其是那个圆盘上的阵法巧妙程度让人神往。
黑界岭的山匪洞坍塌也就意味着铁镇附近最后一支大的山匪消失,铁镇的交通从此畅通无阻,而且铁镇招安的土匪也愿意参加到生产中,铁镇四个高炉日夜不停的运转,很快就把这些日子耽搁的产量补齐了,甚至同比超过了上个月三倍。尤其让人诧异的是万豹,这货居然是个铁匠,技艺还不低,他打造的兵器无一不是精品,而且他再也不愿意继续过打打杀杀的日子,通过王修槐求情留在了铁镇工坊。杨稷也很喜欢这个憨直的汉子,在他的担保下,庆德才同意提前让万豹结束教育,留在工坊专门负责打造铁器。
有了这个万豹加入,铁镇产出的精品良多,尤其是上品精铁打造的武器导炁特好,都送往粱城的王家刻阵坊,产生的精品武器价值会翻十倍不止。可是就在庆德回到粱城当天,黑界岭被灭的消息也就从城主府传出当天,王家的刻阵坊就拒绝跟铁镇合作。送武器的庆骋一脸懵,多方找关系才从对方管事的嘴里套出一句话,王家一位长老下的命令,暂时停止刻阵坊与铁镇的商业往来,直到家族有新的决议方可。
杨稷养病期间尉迟嘉自告奋勇的承担照顾的任务,几天相处下来杨稷发现这个滑稽的小胖子心细如发,照顾得他几次觉得这小子上辈子一定是个女的。也是这几天的相处,杨稷也重新了解到尉迟嘉的过往,他所有幽默背后都是努力生活的抗争,让人唏嘘不已。只是这个时代等级森严,他作为尉迟家的一个竞争失败者后辈,家族一直都对他家打压,尤其是自己的爷爷还不能进族谱,他在家族的地位还不如一个支脉。
看着尉迟嘉努力的生活,用谨小慎微的行为照顾自己多病的母亲,杨稷不由得对于在这个世界活的这些年有些惭愧,比起尉迟嘉自己更像一个懦夫。也因为这样杨稷不由得空闲时间与尉迟嘉聊了一些过往经商的事,尉迟嘉多年混迹市场讨生活,经验经历都是颇丰,杨稷一每次说的点他都能快速理解,对于提到的一些经商逻辑他一点就透,完全可以举一反三。尉迟嘉也是有心,每次精髓的逻辑他都事后用竹简记录下来,还会细细揣摩,这些超脱与这个时代的智慧,让他心中更加佩服这个比自己年龄小几岁的人,也就坚定的决定按照尉迟常德说法跟随杨稷。
杨稷这养伤的几天说话也是最多,孙赢没按照教廷指示过分参与到大石山战斗中,造成一百的教廷骑士的损失,明升暗降的将孙赢发配到铁镇当骑士长。孙赢在大石山上对杨稷的指挥才能看得更清楚,他也就不再避嫌了,有事没事就找借口来看杨稷,虚心请教杨稷关于对抗的技巧。杨稷对于大石山上孙赢的帮助很感恩,也就不捅破孙赢的私心,教了很多三十六计里的很多理念,孙赢当场就记录到羊皮卷上,回到驻地就上沙盘上推演。孙赢的指挥水平也就一日千里,对于杨稷他敬佩更甚,多次都想让他加入教廷,只是他多年跟杨稷相处,他浮出的想法全部被掐灭,选择只谈事不谈招揽,以兄弟相处。
庆骋在城里待了一天,该想的办法都想了,甚至都试图找庆德,庆德只是留下一句话,这事他现在不适合过问,一切等庆澜和庆箫比试结束再说。庆骋连夜骑快马回到铁镇,庆澜和庆骋商量半天也无法找到更好的办法,只能庆澜出面去找杨稷想办法了。
“杨稷,你能不能为武器刻阵?”庆澜开门见山的问道。
“没研究过,应该道理相通,我可以试试。”杨稷深思了一下,毕竟武器只是要求将阵法铭刻到器物上,应该要求不高。
听到杨稷这样一说,庆澜心中有谱后就松了一口气,不管不顾的拿着杨稷喝过的茶杯喝下一口水,缓解跑过来的疲累。杨稷看着她拿杯子就想制止,可她动作太快了,话到嘴边只能憋回去。一旁的尉迟嘉看到这一幕会心一笑,找了个理由就退出了房间,庆澜才发现自己喝的是杨稷的茶杯,脸上一下子红到脖子,场面一下子暧昧不已。
“那个!杨稷,你需要什么材料,我让骋大哥去准备。”庆澜连忙找话题转移注意力,只是心中小鹿乱撞。。
“把成品的剑拿几把过来,然后多准备一些需要刻阵的成品长剑,最主要的是准备更精密的刻刀。”杨稷仔细回忆起庆德那边剑上的阵法,上面雕琢的阵法细小完善,散发出来的能量印记丝毫不比大阵弱。
材料到来后杨稷才发现自己想错了,这个武器刻阵和战斗上的刻阵不同,是在专用魔晶上雕琢出阵法,然通过秘银注入激活阵法,难度不比化阵差。武器上刻阵和刻画阵法是两个领域,专注方向不同,唯一相同的事是两种方向的基础阵法刻纹是一致的。杨稷为此被为难了半天,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看到街边有人摆的赌档,他突然想象到了一个经典桥段,一个千术高手的成长过程。力量练习可以将雕琢的技艺铭刻到肌肉记忆里,而在豆腐上雕花能将力道把握上升到自如境界,于是就定计在坚硬的花岗石上雕刻练习雕琢记忆,等到能完美掌握形状后就在豆腐上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