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入蜀有道(2 / 2)
原本楚国上下对巴蜀地形几乎一无所知,只有在熊槐确定了攻略巴蜀的战略后,谍报司才开始慢慢向巴蜀渗透,搜集巴蜀的相关信息。
“为何不自江州溯江而上?”熊槐问道。
田忌回道:“自江州攻蜀,可有两途。一则沿涪水北上,至涪城转陆行,沿石牛道南下成都;一则溯江而上由大江进入岷水,最后到达成都。两条进攻线路相比,江道险阻,溯江而上,风险极高。故大司马选择了走涪水。”
“石牛道好走吗?”熊槐问道,剑门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不是闹着玩的。
田忌苦笑着摇摇头,“入蜀之道皆凶险无比,动辄万丈悬崖,无一坦途。蜀人循水而行,随行就势,开山凿洞,插木成栈,筑成千里蜀道,使蜀地能有对外交往的道路。明月峡乃蜀道的之咽喉,是连接南北,出入蜀地的唯一通道。在石牛道上,最险要的地方要数剑门关,剑门关也是由汉中入蜀的必经之路。剑门关两侧大小剑山绵延数百里,陡峭的巨大山石,从东北向西南延伸,形成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在一道狭窄的裂缝中,剑门关就矗立在其中。”
田忌这番话令众人难免有些色变。
不过田忌笑了笑又道:“石牛道虽则难行,于我军来说却无大碍。若自汉中入蜀,明月峡与剑门关是必经之路,而涪城却在剑门关之南,自涪城南下成都,道路就好走了许多。可以说,只要我大军攻克涪城,蜀都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经田忌这么一解释,众人都长舒一口气。
熊槐也涨了见识,似乎灭蜀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想一想便也释然,楚之灭蜀与原本秦之灭蜀大不相同。秦灭蜀,须先自关中经秦岭四道穿越秦岭入汉中,秦岭四道是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这四条道同样凶险异常,尤其子午道,大军通行几无可能。而石牛道起点在汉中,是穿越大巴山进入蜀地的唯一通道。
而今楚国攻蜀,因为有水路、有强大的舟师,相对秦国走石牛道来说就要轻松一些。
秦国能在一年之内吞并巴蜀,说明攻巴蜀之难,难在地势。熊槐预计最迟明年,楚军应当能攻入成都,一举灭蜀。灭巴蜀易,治巴蜀难,他心中丝毫不敢放松。好在楚国已经提前制定好化巴蜀入楚的策略,一步一步来吧。
熊槐说道:“入蜀有道,巴蜀之问题,按照既定方略施行即可。令尹,化巴蜀入楚之方略细则要开始准备了。”
“喏!国内变法已经进入正轨,各条目细则详备,有州郡县相佐,一切皆顺利进行。国府接下来重中之重,便是制定详细的化国之策。臣以为,非独巴蜀,此策当适用于任何入楚之国。”
熊槐颔首道:“令尹所言极是,一切有赖国府!”说着,熊槐又看向田忌,“尉府也要开始准备对魏国的作战方略以及府兵征调。”
“喏!府兵赠扩业已完成,除却入巴蜀作战之十三万人,国内目前可用之府兵尚有十五万,攻掠颍水之阴,八万足矣。臣欲征召豫、扬两州之兵。”
熊槐点点头,“作战之事,由尉府自行定夺,报与国府知晓即可,也好由国府统筹调度。嗯,三个议题已经议定两个,这第三个议题事关今后数十年之国策,虽说时也势也,然寡人亦欲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故不但今日要议,今后也要常议,诸卿亦当常思之。”
众人点头应是。
熊槐继续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谋事谋国当有道,道有眼前之道、可见之远道、不可见之道,知道方不入歧途。眼前之道,当是逐张仪、送公子高归魏;可见之远道,其一当是吞化巴蜀、固汉中,其二经汉中、武关攻入关中一举灭秦,进而虎视关东诸侯。寡人以为,完成可见之远道,非二十载不可。不可见之道,乃翦灭关东诸侯,一统华夏,此道之难,实难预料。寡人也只好说,眼光须长远,脚下务坚实。诸卿以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