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置御史台(2 / 2)
楚国目前已有百家学院,各地郡学、县学也在筹建当中,将来楚国的读书人会越来越多,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仕,这些读书人该如何安排?在熊槐的想法中,只要他们愿意在楚国出仕,而且大多数官吏要想在中央任职,那么在地方上历练几年,真正处理一些实际的政务是必不可少的。
学而优则仕地方,择地方之良吏入朝为官,这是熊槐心目中比较合理的官吏选拔机制。
“寡人有个问题想问汝等,国君以及文武百官是否需要监查?”
“臣以为人皆有私心,若无监督,则必因私误公!”屈原最先说道。
周宵接着屈原的话说道:“监查,一为防人私心,一为监查疏漏,大王所设巡查使之制,正是监查之制,臣愿为巡察使!”
“周卿总结到位!寡人正有此意,故以郡县推行、户籍造册、土地分配为切入点,试行巡察使之制,现在看来成效尚可。是以,寡人欲使巡察使成为定制,汝等可愿为之?”
“臣愿意!”景华最先表态,监查国君与百官,他可不傻,自然明白这个官职非同寻常。
“臣愿意!”屈原、周宵、上官云、夏余晖、江宁、高齐六人也及时表态。
八人之中就只剩魏冉没有表态了。
魏冉有些紧张。
熊槐看着他,“你为何不愿做巡察使?”
“回大王,臣之志向在战场杀伐!”魏冉语气坚定地说道。
领兵打仗?
熊槐有些吃惊,他可是从来都没将魏冉当作一名将领看待。不过随即他就释怀了,魏冉毕竟年轻,他若愿意为将,那便让他试上一试。
“也好,你若愿意为将也随你!”
“多谢大王!”魏冉兴奋道。
“寡人欲设御史台,专为监查国君以及百官。御史台首长为御史大夫,其下置侍御史,可弹劾百官、建言国君,另置御史中丞常驻宫中,作为国君与朝堂大臣之联结。御史台隶属令尹府,御史大夫为令尹之副。”
其实,对于是否使用御史台这个偏中原文化的名字,熊槐纠结了好久。在一众具有楚国本土风格的官制里,御史台显得有些突兀,他也担心大臣们会因为名字而孤立御史台。不过慢慢地熊槐也想明白了,御史台本就是不讨百官好的组织,它就应该是孤立存在的,就应该是悬在百官头上的剑。而且,在熊槐的计划中,总有一天楚国风格的这些官职都会被替代,与其到时候一股脑地推行,不如先拿御史台一试,让众人慢慢适应。
熊槐接着说道:“左尹,你可愿任御史大夫?”
“臣愿意!”
“屈原,寡人欲任你为御史中丞,常驻宫中,作为寡人与朝堂的联结,你可愿意?”
“臣愿意!”
“好,你们就出任侍御史吧!”熊槐又看向周宵等人
“臣谢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