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盐税风起(2 / 2)
张铭让人进来一看,原来是多福带着人回来了,很快美酒佳肴就摆满了桌子,张铭开口道“娘子,你还等什么呢?”
很快二人就吃了起来,从席间偶尔的欢笑声能知道,他们吃得很开心。
关于墨兰的死,在京城里毫无波澜,毕竟女人生孩子死了太正常了,这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而顺天府的人,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借他们几个胆子,他们也不敢掺和勋贵们的规矩,所以最后自然也没什么风波。
而这时候的张铭,已经带着娘子去泡温泉了,对于墨兰的死,盛家的想法自然要多一些,就好比现在的王大娘子。
“大娘子,自打您从那梁家回来,就一直闷闷不乐的,您这到底是怎么了?按说你不是应该开心吗?”刘妈妈劝道
“按说我是该开心,可是,可是不知道怎么了,我就是开心不起来,我一想到那天的事情,我这心里就?”王大娘子道
“大娘子,其实您不用多想,毕竟这有些事情您也左右不了,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您又何必折磨自己呢?”
“这次的事情要是真按您说的,是一早就定好的,那您这又是何必呢?毕竟不管您去不去,结果都是一样的啊?”
“而且大娘子,您得尽快恢复过来了,毕竟咱们五姑娘的婚期可是快要到了,您可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刘妈妈道
“对,你说得对,如儿的婚期可就要到了,我不能这样了,我要振作起来,快,去给我烫一壶酒来。”王大娘子道
刘妈妈听后没有劝说,而是直接出去准备酒菜了,毕竟自家大娘子能这样吩咐,已然是很不容易了,自己可不能搅扰了大娘子的兴致。
而和王大娘子一样的,还有盛紘,只不过他并没有喝酒,而是眼神空洞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此时的盛紘眼神看向远方,心里却思念起了自己的霜儿,那个自己没有保护好的霜儿,那个自己爱了一辈子的霜儿。
每每午夜梦回,他都会想起自己的霜儿,对于墨兰的死,盛紘的心里没什么波澜,他只是为自己的霜儿不值。
霜儿当初为了墨兰百般谋划,可是最后却落得这么个下场,他真是又气又急,这个结果不就意味着,霜儿白死了吗?
可是自己又有什么办法呢?没有办法,自己当初根本就不敢阻止,是当初的自己,任由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的。
一想到这,他直接狠狠的扇了自己一巴掌,然后眼神毫无波澜的继续看着前方,只是从她嘴角不时的抽搐,能看出他刚才下手不轻。
而要说盛家谁最开心,那自然是非祖母莫属了,自打墨兰的死讯传过来之后,老太太就让房妈妈去打听消息了。
房妈妈出马,那自然是把事情打探得非常清楚,老太太知道后,心里很是高兴,为自己的明丫头高兴。
看来自家这个丫头还这是否极泰来了,她那个官人对他确实是不错,这次的事情若是没有他当初横插一脚。
现在也就不会有这个结果,那自己的明丫头,是不是也不会像现在这样,高兴的去庄子里玩儿了?
夫妻二人痛快的玩了三天,然后才回了城里,其实本来他们是不打算回来的,可是没办法,陛下有旨意,他不得不回来。
在府中简单收拾了一下,张铭就急忙进了宫,然后直接进了御书房。
“三郎来了?快坐吧,朕听说你这几天,过得可是很潇洒啊,朕要是不找你回来的话,我看你是想要常住了吧?”贞平帝笑着道
张铭听到后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说话,而贞平帝也没有再继续纠缠的意思,所以很快就换了话题。
“三郎,朕上次和你说的事情,眼下已经可以办了,这次就辛苦你跑一趟了,明日上朝的时候,你可要做好准备。”贞平帝道
“陛下放心,臣一定把您交代的事情,办得妥妥当当。”张铭听后直接起身躬身一礼道
听了张铭的话之后,贞平帝点了点头道“嗯,你三郎办事朕还是放心的,行了,快回去陪你娘子去吧,”
张铭听后又是一礼,然后就慢慢的转身出了御书房,而从御书房中出来后,他面上的表情虽然没变,可心里却心思急转。
毕竟这一趟可不是什么好差事,这查盐税本来就困难重重,自己好要有额外的任务,这事情可不好办呐。
张铭回到家中后就直接回了房间,明兰心思细腻,很快就发现了自家官人的变化,于是担心道“官人,可是遇到什么难事儿了?”
“娘子真是聪明,官家跟我说了去江南的事情,说是明日早朝后就正式下旨,最好是三天后出发。”张铭笑着道
“啊?这么快就要?那?”明兰听后一脸的担心,可又不知该说什么。
张铭直接把娘子拉进了怀中道“好了娘子,这事情你不是知道吗?你放心好了,你官人我又不傻,没事儿的,放心吧。”
明兰听后没有说话,而是往自家官人怀里挤了挤。
感受着怀中娘子的担心,张铭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劝了,于是只能用最笨的办法,一场战役再次打响了。
第二日张铭神清气爽的上了朝,在走完了固定的流程后,贞平帝道“诸位爱卿,如今国库空虚,朕意清查盐税,不知哪位爱卿愿往啊?”
听了贞平帝这话,张铭知道该是自己出马的时候了,于是不等其他人的反应,直接出班道“启奏陛下,臣愿往。”
“好,既然爱卿有为国分忧之心,那朕就成全爱卿,不过只爱卿一人前去的话,未免有些不妥,诸位爱卿,可有人愿意一同前去啊?”
此时朝堂上的大臣们,没有一个说话的,因为此时的他们还没反应过来,或者说是心里有气。
毕竟这先斩后奏的事儿,他们臣子不敢干,没想到今天,这陛下倒是先干出来了,这君臣二人一唱一和的,这么大的事儿就这么定下了。
文官们自然是满心的愤怒,毕竟要是什么事儿,陛下都直接定了的话,那还要他们做什么?岂不是成了提线木偶了嘛?
虽然心中气愤,但是他们没一个先开口的,毕竟他们心里很清楚,这第一个开口的,一定会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