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临轩放黜鹤冲天 > 第104章 红杏枝头

第104章 红杏枝头(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彩礼太高,转头求婚女总裁  重生八零我成了两个孩子的后妈  高武:我能合成万物  天选训练家不死于精灵模拟器  动物进化:从吞噬行军蚁开始  一人之下之百家传人  火影:掌握镜花水月的鸣人  封神:碧游宫摆摊,十万年无人问  娱乐圈:对你图谋已久  四合院之清醒的何雨柱 

这几位公子相视一笑,那填词的公子冲说话那人点点头,算是默认了。

见一段粉墙上尚无墨迹,有人提出将此词写在壁上,定会使这繁台寺增色不少。宋祁逸兴遄飞,取来笔墨,唰唰唰一蹴而就,绝妙的好词、行云流水的书法、俊俏人物,加在一起真是潇洒天成,引得围观之人不住赞叹,人群中不时传出阵阵喝采声。

忽然有人大叫:“好一个‘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众人一时沉寂,咀嚼回味,跟着爆发出更大的赞美声:“说得好!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红杏尚书,好啊!”

原来宋人有这样一个习惯,大宋国朝国家安定几十年后,喜爱填词的人越来越多,这可能是词这种文学体裁较少束缚人,比唐诗更易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唐诗发展到今,已到了难能为继的高度,因此喜爱填词的人就多了。

而且词这种长短句和容易歌唱的形式,更能充分地表达眼下歌舞升平的繁华盛世,更适宜浅酙低唱,抒发缠绵的情感。可以说,宋人对于情感的表达,远较前朝更加细腻和丰富。

而一旦某首词为人们所称道,该词就会在极短时间内传遍城乡。其中的佳句往往就成为该词作者的美号,“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词确实生动、别有新意,难怪人群中啧啧称道“好吔!”

自此,“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或“红杏尚书”这一美名伴随宋祁一生,他这一生虽然填词不少,但再没有哪一首词的名气盖过这首《玉楼春》。

这大宋国朝还真就不缺人才,拿这个宋祁来说就是个人物,他就是个状元的料。宋祁是河南雍丘人,天圣二年与其兄宋郊参加科举,礼部拟定宋祁第一、宋郊第三。但是已经执掌皇权的刘太后认为弟弟排名在哥哥前面,于礼不合,于是定宋郊为状元、宋祁第十名,不久后兄弟二人便有了“双状元”的美誉。此时的宋祁刚刚二十五、六岁,好在状元也没落到旁人手里,他也没太在意。

宋祁的文章、诗词都很好,为官干练有见识,但是他与其兄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他贪图享乐又很好色,当了官,有了钱有了机会就要蓄婢买姬。

入仕之前,宋祁的家境一般,天圣二年初到京城时,他就请求柳七携带他去逛秦楼楚馆,凭着柳七的大名,逛遍京城,几乎用不着他破费银子。

宋祁的大胆、不做作,也让柳七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名字。

人群中不乏善男信女、达官贵人、良家妇女、官宦内眷,更甭提那许多胸怀锦绣的文人墨客,他们懂得词的好坏,懂得欣赏。偏巧,这一幕被几个夹在人群中的女眷看到了。

几个丫环使女模样的女子簇拥着一个妆梳精致的少女。这个女子是太后身边最为贴身的女婢,今日陪太后出宫,太后到城南的皇家园林迎祥池祭扫踏青,迎祥池本名凝祥池,位于五岳道观里。太后自迎祥池直接回宫,又开恩让她们去了繁台寺。

此时夕阳西下,倦鸟归林,游玩一天的游人逐渐散去,宋祁等人也相携出到园外。刚到繁台街上,随着喝道声,一队车马从身旁经过,宋祁等人见是宫内之人,不敢怠慢,赶忙驻足闪到路边。

后面一乘轻车,车帘掀开一角,一个少女露出俏丽脸庞正在向外张望,恰与宋祁四目相视,女子一声惊呼:“小宋也!这不是那个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吗?”

宋祁吃惊地抬眼望去,恍惚中只见一张俏脸,恍如月中嫦娥,又似下界的七仙女,这一瞥令宋祁失魂落魄,再要细看,车帘已然放下,车子已经走远。就是这惊鸿一瞥和一声莺啼般的惊叫声惹得他心神不宁。

宋祁失魂落魄地回到尚书省,随手写下一首《鹧鸪天》放在案上。墨迹尚未干透,词已传遍宫中。词云: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

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金作屋,

玉为笼。车如流水马如龙。刘郎已恨蓬山远,

更隔蓬山几万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魂穿风流八皇子 三国之战神吕布 换宋 融越豪杰志 三国:从何太后妹夫开始 大唐天宝重生 三国董氏王朝 大虞卷王 召唤群雄:最强皇帝模拟器 被黑珍珠带回了大月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