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以工代济(2 / 2)
“父亲,我就不信了,您和蒙叔都是有文化的人。”
“胡说八道,我看过!“
秦始皇咬牙切齿的说道。
身为一国之君,吕不韦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让他学会了许多的谋略和谋略。
蒙毅身为大秦朝中的重臣,对于文学方面的知识,也是极为渊博。
赵彻要说别的,他们或许还会忍气吞声。
但是这让他无法接受,自己竟然被人说成是没文化的人。
“很好,你们都是读书的人,不是都看了吗?“
“严子纪?当然。”
晏子是春秋时代赫赫有名的宰相,他写的书,蒙毅怎么会不看?
“你读了《晏子》,就不会‘以工代济’?“
赵彻嘴角抽搐了一下。
“景公不允,晏子为景公修建了一座堤坝,又招募了一批饥民,只用了三年,堤坝就建好了,百姓就有了希望,你连这点都不懂,就是无知。”
赵彻此言一出,嬴政与蒙毅面面相觑,一时说不出话来。
当然,他也看到了晏子在赈灾大会上的事迹。
但是,看到了,就一定能记住吗?他们学《晏子》,主要是从《晏子》《春秋》中学到的治国理政之道。
这样的事情,在那些对政治有兴趣的官员们看来,最多也就是当成一个有趣的故事,但却从来没有人想过,会在现实世界里发生。
因此,这些人都是书呆子,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学富五车,但实际上却连这么简单的法子都想不到。
但被赵彻这么一提醒,蒙毅总算是想起来了。
只需稍加改进,就可以在南方推广了。
郡城。
“南郡大雨倾盆,虽然洪水暂止,但仍需提防大堤再溃,不免造成洪水泛滥,我若是秦始皇,必当引领南郡民民,修建大堤,以绝大灾!”
“好!”
赵彻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
蒙毅的所作所为,让赵彻觉得他和现在大秦大部分官员都很像。
固执,固执。
平日里就是捧着一本圣人的书,说得天花乱坠,真要用到他们的时候,立刻就哑口无言了。
自己不争气不说,还要将其他人也拉拢过来,让他们看起来不那么平庸。
比如赈灾,在秦法中都有明文规定。
有功劳的人可以得到奖励,没有功劳的人不能得到奖励。
若以功名论功行赏,则是大逆不道!
这个提议,就是李斯提出来的,他也是法家的代言人。
如果这个时候,李斯还站在他的面前,赵彻一定会狠狠地吐他一脸口水。
开什么玩笑,不管在什么时代,人民都是最重要的。
如果连基础都没有打好,那么,一个国家,如何能够长久的存在下去?
嬴政又和赵彻聊了几句,听得两人都不舒服,索性站了起来,找了个理由离开了。
一来,救灾的事情不能耽搁,二来,赵彻这张嘴,还真是够狠的。
最重要的是,被赵彻这么一骂,他们竟然无言以对,因为赵彻说的没错。
“蒙卿,你也是博览群书之人,怎么就想不出这等办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