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不戴也罢(1 / 2)
“芦州城里有家眷亲属在上下游的,府衙可以贴出告示,让芦州城里的这些人来府衙报备:哪个镇有哪些亲属,具体名字性别年龄大小,府衙做好登记。
同时,两个城门外的灾民,开启施粥和施药,但必须离开城门三里之外。
做好登记工作,如果城里有亲友的,也要报备名字性别年龄大小,防止冒认。
芦州城吞吐不了这么多人口,只有上下城镇好了,才能缓解芦州城的压力。”
冼彦恒颔首:“对。当初给你的那些建议,一条一条,包括药方,都让人骑马交予上下游城镇的府衙,亲自交到县令手上。”
“对,让临近受灾的城镇将疫情控制,做好死亡人员的焚烧掩埋,才能真正解决芦州城外的这些灾民。”顾浅羽点头同意。
“那些要帮助城外亲属的,可以让府衙帮忙带衣物之类的用品给亲友。”冼彦恒说道,“如果一旦发现有人偷盗打架,立即当场收押责罚,以儆效尤。”
“一旦灾民乱了,芦州城就保不住了。”
冼彦恒说到这里,脸色更沉了沉:“周大人,朝廷那边赈灾的物资和款项现在是什么情况?”
周永眨了眨眼睛:“大家都往京城递了帖子,现在还没有得到反馈。”
这次受灾的城镇有点多,估计朝廷也是头大的。
但出钱出粮才能让灾民度过难关,这个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上面的人也不会不清楚。
周永道了谢,辞别顾浅羽他们去落实工作去了。
等他前脚走远,冼彦恒才看着顾浅羽说道:“芦州城估计保不住。”
顾浅羽颔首:“我也想到了,但尽到最大努力去做,最终失败了,也不留遗憾。”
“朝廷的钱粮下来,真正到达各个城镇,估计已经被层层剥削得剩不了多少了。”
冼彦恒手指头叩了叩桌面:“该来的总会来的。”
继续等了七天,芦州城门两边的灾民越积越多。
周永在顾浅羽他们建议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改进。
六里外就设置了关卡,进城外安置区域前就进行登记,后续的灾民不至于和之前的灾民混在一起没办法管理。
但朝廷的赈灾粮和款一直没有到位。
芦州以一己之力养一城的人,外加这么多灾民,逐渐有些捉襟见肘。
周永愁得年纪轻轻两鬓生了不少白发,眼窝深陷,仿佛一下老了十岁。
此时上游的宁城爆发了骚乱,很快下游的易州城也爆发了骚乱。
百姓民不聊生,终于揭竿而起。
芦州城被围在中间,一城的力量不足以对抗暴乱。
两门外的灾民闻风而动,也隐隐有要效仿的架势。
朝廷依旧没有给每个城镇送粮送款,反而派了队伍去上游宁城平息叛乱。
周永坐卧不安。
因为宁城平叛完毕,必会去下游易州城平叛,而芦州城是宁城通往易州城的必经之路。
周永来找冼彦恒他们。
“冼八爷,你是在西北打过仗的,我一介书生从未遇到过叛乱,现在的情形,该怎么办?”
冼彦恒看着他:“周大人,朝廷迟迟不出粮出钱赈灾,你是怎么想的?老百姓又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