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章 接入国际互联网与跟服务器(2 / 2)
陈兵重生回来,在互联网技术方向上,是具有最大的信息优势的。因此,陈兵也将互联网技术作为了重生之后,最大的资本。
英豪公司未来的长期核心战略,就是依赖对互联网技术发展方向的清晰预见,保持技术上的全面领先。
英豪公司是80年刚刚创立的,陈兵过去几年,一直象个工作狂一样,拼命的带领英豪发展,其实就是为了更早的能够在互联网领域取得领先的优势。
但即使陈兵这么努力,也只是在不断的追赶差距而已,等到陈兵真正有能力在互联网领域开始落子布局,时间线已经到了1982年。
香江城域网的建设,是陈兵能够切入国际互联网的基础,只有先把香江城域网建设起来,陈兵才有可能推动香江城域网与国际互联网进行连接,结成一体。
李世豪在讨论会上推出的计划,核心是加强香江城域网的内部建设,是能够吸引这些香江的学界全面参与的,是能够把这些香江学界力量整合起来的。
因此陈兵才让李世豪先讲,先把这些香江学界的人牢牢吸引住。而等到李世豪与这些香江学界的人交流完,就轮到陈兵来讲了。
陈兵提议的主题,就是推动香江城域网与国际互联网的全面连接,将香江城域网推进为国际互联网的一步分。
其实这个话题,在前面很多学者的讲话中都有提到过,国际互联网的趋势,这些学者不可能不了解,只是他们手中并没有真正的资源,提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只能作为一种方向性的建议。
但陈兵不同,陈兵是掌控着巨大财力和资源的,与李世豪的讲话差不多,陈兵的讲话,直接就将与国际互联网的连接,当成一个操作性的计划来提出。
国际互联网的中心是在灯塔,香江的城域网说是接入国际互联网,但实质上就是要接入灯塔的互联网。
要想推进这个计划,有两个核心的基础工作。
第一个工作,就是获得港府和灯塔的批准。国际互联网的连接,从来不是什么民间的事情,要实现这个层面的计划,必须要得到官方的批准。
这个工作申请工作,由英豪来出面是不合适的,只能由香江的学界来出面,这也是陈兵要先把这些学界的人团结起来,形成利益关联的原因。
要接入国际互联网,必须借助这些学界和大学的名头,而英豪只能作为资金提供方和项目实施主体出现。
对于陈兵这方面的要求,与会的学者们,反馈也是相当的积极的。香江与灯塔能够尽快实现网络连接,对所有的香江学界都有好处,是这些学者都希望见到的。
现在英豪愿意出钱、出资源,需要的仅仅是这些大学来出面,自然没有人反对,讨论会的当场就形成了初步的方案,会由中大和港大领头,组成一个专门的委员会,来推进这个申请的事宜。
而要推进与灯塔的网络连接,第二个核心的工作就是通过跨洋电缆,将香江的网络与灯塔的网络进行物理上的连接。对于这个工作,英豪直接就提出了俩个操作性的方案。
首选方案是与垄断了香江对外通信的大东电报局进行谈判,租用大东现有的通讯网络,来实现这种物理连接。
如果与大东的谈判不顺利,那么次选方案,就是由英豪来自行投资建设一条新的越洋线路,或租用一条卫星通信线路。
只不过由于大东垄断了香江的对外通讯经营权,这个方案也同样需要与大东进行谈判。
与大东的谈判,更多是操作层面的事情,陈兵当场就承诺会由英豪出面,与大东进行交流,相信只要利益给到位,大东应该不会特意作出阻碍。
在讲完这两个基础的工作之后,陈兵还特意提到了互联网的国际竞争,将霓虹列为了香江互联网的最大竞争对手。
香江的城域网是去年开始建设的,霓虹的计算机网络,也是去年开始建设,双方当前的进度基本一致。
在亚洲,当前在互联网建设上,走在最前面的,就是香江与霓虹,陈兵特意把霓虹提出来,作为香江的对手,一方面是要让学界能够同仇敌忾,更加团建,尽快推动申请工作,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接下来的布置做铺垫。
其实,全球各地区的互联网发展,是有很大独立性,相互之间的竞争,并不是最为直接,所谓香江与霓虹的竞争,更多的是争夺双方在亚洲的影响力和主导权。
陈兵之所以极力鼓动香江学界将霓虹当成了竞争目标,是看重了历史上,霓虹的一个特殊之处,那就是设在霓虹的辅根服务器。
陈兵短期内,最想达到的效果,就是把这个辅根服务器抢过来,或至少为香江也争取到一个辅根服务器。实在是这个辅根服务器太重要了。
互联网是一个如此复杂庞大的系统,要能够维持稳定的运行,就需要统一的技术标准,可以说互联网,就是被各种统一标准定义的虚拟世界。
这些标准的产生,也是逐步演进的,很多标准在被业界普遍接受之前,都曾经经历过很激烈的竞争,这就是所谓的标准之争。
这种标准之争的过程,往往错综复杂,每一个标准之争的过程,都可以写成传奇故事。
但这种标准之争的过程中,有两个因素一直是较为核心的。其中一个因素,是标准在技术上的领先性,另一个因素,就是标准提出者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灯塔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也是西方经济体系的老大,自然具有最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甚至在各种标准之争中,灯塔直接就充当了裁判的角色,占据了巨大的隐形权力。
而灯塔又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先行者,在技术的领先性上也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国际互联网的发展进行,不可避免的就是被灯塔所主导。
到了后世,国际互联网,虽然表面上是一个全球化的开放性系统,但其实已经被灯塔所完全主导了,而这也又为灯塔霸权的一部分。
众所周知,TCP/IP协议(Transmission trol Protocol/I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是现代互联网的基础。
TCP/IP协议成为主导体系的过程并不是一番风顺的,TCP/IP协议是在1974年,由罗伯特·卡恩和温特·瑟夫正式提出的,这两位都是灯塔科学家,一直在为灯塔工作。
在TCP/IP协议被提出来之前,其实国际标注化组织ISO已经提出了互联网的七层架构,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套OSI标准。
TCP/IP协议与OSI标准争夺了近十年,最终是TCP/IP协议胜出,成为了现代互联网最基础的体系标准。
陈兵开始进入互联网领域的时候,TCP/IP协议已经成为了被业界认可的标准,而这个标准的一个最突出的标志,IPV4也已经正式公布,并取得了主导地位。
IPV4又称互联网通信协议第四版,是网际协议开发过程中的第四个修订版本,也是第一个被广泛部署的版本,更是成为现代互联网的核心。
整个TCP/IP协议本身就是灯塔在主导的,是击败了国际标准化组织之后,才让灯塔拿下了互联网的技术主导权的,IPV4的公布,是灯塔主导权的全面胜利。
而在IPV4基础上,灯塔又架构出了更进一步的网域名称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来将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从而掌握了互联网网络地址的分配权。
IPV4标准下,IP地址用二进制数来表示,每个IP地址长32比特,由4个小于256的数字组成,数字之间用点间隔,例如166.111.1.11表示一个IP地址。
这种IP地址是数字标识,使用时难以记忆和书写,而域名就是具有含义的网络地址,使用.、.等尾缀,类似于某某街、某某路,更便于使用和记忆。
域名和IP地址是一一对应的,为了将这两个系统的对应映照关系清晰解析出来,就有了专门的解析服务设备,这就是所谓的域名根服务器。
整个域名系统是灯塔一手设计和主推的,这套域名解析根服务器,自然就掌控在了灯塔的手中。
历史上,所有IPv4根服务器均由灯塔授权的互联网域名与号码分配机构I统一管理,负责全球互联网域名IPv4根服务器、域名体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
全世界只有13台IPv4根域名服务器。1个为主根服务器在灯塔。其余12个均为辅根服务器,其中9台在灯塔,欧洲2个,亚洲1个位于霓虹。
现在是1984年初,IPV4已经取得了主导地位,但这个域名管理体系还没有真正的构建完成。跟服务器的建设也没有尘埃落定。
域名体系的设想,是在1983年提出的,但很正全球第一个正式域名的申请,是在1985年才开始。
陈兵想要改变内地电子产业的落后局面,就需要与灯塔的超强话语权进行对抗,尽量削弱灯塔的主导权,抢夺更多的话语权。
英豪虽然现在发展的不错,已经算是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之一,甚至勉强也可以号称巨头了,但与灯塔比起来还根本没有什么可比性。
陈兵也清楚,想要全面抢夺灯塔的主导权,是不可能的,能够在这个灯塔主导的体系内,尽可能增加一些话语权,就已经算是十分成功了。
而霓虹这个辅根服务器,就是陈兵想要尝试争取的话语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