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残阳如血(1 / 2)
第111章 残阳如血
明黄市幅员辽阔,整体呈一个狭长的带状。
也有本地人戏谑,像是个超大码的鞋垫子。
有时候明黄市内的大学生暑假回家,
返乡路程可能比跨市的还要长。
从明黄市东部到最西部,坐火车都要一天一夜。
由于路途太过遥远,加上难得有闲暇,陈星没有选择坐轿车或者飞机。
在程金兵的陪同下,和陶西文买了三个硬卧,打算到位于明黄市西北的核试验基地看看。
至于那辆堪称陆地霸主的战旗汽车,则是由许久未曾露面的明黄市地陪汪扬和黄健一起开到明黄西站。
路途遥远,两人轮流开车,也也更为安全。
互相聊天,也能解个闷儿,缓解缓解疲劳。
陈星和程金兵坐在火车窗前的翻板凳,边磕着瓜子,边聊着些多年前的旧事。
惬意悠然。
有硬卧就不睡,唉,就是玩儿。
不过陈星着实对这翻板凳情有独钟,
每次坐上上面,看看北辰国的大好河山,
都有说不出的惬意轻松。
也算偷得浮生半日闲,心情半佛半神仙。
没有来过西北,很难理解那种苍凉的意境。
窗外极少见绿色,都是一望无际的黄。
贫瘠的山脊绵延成片,偶尔有三三两两的牦牛,或是成群吃草的山羊。
天是湛蓝湛蓝的,
云朵很大,离地面很近。
若是遇到刮沙尘暴的时候,那铺天盖地的黄,
像是外面的世界都被开了黄昏滤镜,
又像是掉进了织布坊里土黄色的染缸。
陈星感觉前所未有的温暖。
听着周围那些“啤酒饮料花生矿泉水,同志腿收一下”的常用贯口,
感觉仿佛又回到了15岁那一年。
若是有心人偷听陈星和陶西文的谈话,一定会被惊掉下巴。
一定会觉得这两个人,要么是吹牛皮出习惯了,
要么就是哪个精神病医院没锁好门,怎么让病人跑出来了。
“陈星啊,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18岁就离开明黄核试验基地了吧。”
“是啊。”
“听说这些年,那帮老家伙们都在按照你的博士毕业论文深入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可控核聚变夸父计划,也即将进入最强音。”
“是啊,如果有一天可控核聚变真正成为现实,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陈星想起了躺在自己双肩包里的盘古。
科技的飞跃,总会引导人们去往完全未知的方向。
那里是繁花似锦还是豺狼成群,没有人知道。
“不敢想,恐怕我所熟知的一切,都会被颠覆吧。”
陶西文脸上却没有畏惧之色,而是满脸的欣喜。
当初搞科研,为的不就是这种寻幽探秘,在未知领域遨游的狂喜?
“要是真有一天可以星际移民,老陶你去不去?”
“去,为什么不去,说不定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呢,也能多活几年不是。”
“对了,老陶,也不知道他们的氢核聚变,发展到第几代了?”
“第几代?第一代都还没彻底实现。”
陶西文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陈星,“第一代都没做到,步子迈这么大,就不怕扯到裆?”
陈星显然有些失望,“我不在,他们进度这么拖沓的吗?”
他在自己博士毕业论文的综述里写得很清楚,
核聚变,分为三代。
第一代,是氢核聚变,主要是氘氚聚变和氘氘聚变。
也是全蔚蓝星科学家都在设法实现,却还没有实现的,就是这种可控的氢核聚变。
这类核聚变的实现起点较低,可以被控制和利用,
缺点是可能释放出来的少量中子。
中子辐射很强,通过物质时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对人体产生的危险比相同剂量的X射线、γ射线要严重得多。
造血器官衰竭,消化系统损伤,中枢神经损伤。恶性肿瘤、白血病、白内障......
甚至还可以遗传。
第二代氘和氦3聚变,也会因为可能出现的氘氘反应产生少量中子。
第三代氦3跟氦3反应。这种聚变完全不会产生中子,是最清洁最安全的。当然,这种核聚变要实现可控就更困难了。
在两人谈笑风生之际。
不知不觉间,昼夜交替,
已经抵达了明黄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