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十秒内,解决玻色采样问题。(1 / 2)
第71章 十秒内,解决玻色采样问题。
第二天中午,佘秘书长在繁星城找了家地道的北方菜,
好好招待了陈星这群人。
许多年后,陈星再度和郎总工等人提及此番经历。
最想念的倒不是佘秘书长那顿BJ烤鸭、酱肘子、梅菜扣肉......
还是那口热腾腾的泡面,和那个找遍繁星城都没有再吃到的鸡蛋灌饼。
保卫司派了辆商务车,好好送繁星超算中心的诸位专家回去继续工作。
至于司机,自然是程金兵代劳。
舟车劳顿之后,一行人终于回到了繁星超算中心。
落地不到五分钟,郎主任就召集量子计算机所有知情者和研发人员。
在中央控制室召开紧急会议。
自然,王赞已经被第一时间控制。
出于安全考虑和保密需要,经北辰国上层讨论决定,北辰四号量子计算机后续的研发,不适宜再让王赞参与。
晓晨系统1.0的安装进度条,也终于来到了百分之九十五。
系统一旦安装完毕,中央控制室便可借助远程操控系统,链接北辰四号。
而无需深入地下十八层,穿着防尘服操作机器。
郎主任负责统筹和主持会议。
高总工负责实际操作和系统验收。
陈星则是总技术指导,付聪、宋媛还有尚未出师的高晓晓,负责软件后续的维护和技术支持。
身后的环形座椅区域,是前期参与量子计算机硬件研发的所有工作人员。
起初还总有些三两成群的小团伙在窃窃私语,
他们在讨论眼前一夜都没装好的操作系统,
到底是何方神圣的惊世骇俗之作。
然后不知谁走漏的风声,说这操作程序乃是CY语言之父,陈星的杰作。
更有人曝出猛料,
这个占用内存和存储空间大到吓人的操作系统,其实只是陈星团队三天三夜肝出来的成果。
一时间风言风语更甚。
对那个和郎主任并肩而立的陈星,又少不了一番彻头彻尾的打听。
进度条走到百分之九十六,局部聊天开始慢慢止息。
百分之九十七,高崇刚在那台远程链接北辰四号的工作站落座,搓了搓掌心,而后活动了下手指,缓缓握住了鼠标。
百分之九十八,陈星难得有些紧张,但事到如今,该做的努力已经做了。
余下的,唯有等待。
进度条上涨到百分之九十九,距离完全安装,仅有一步之遥。
中央控制室雅雀无声。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不过是一次初步的测试。
失败的几率很大。
头次试用,操作系统和量子计算机不兼容、难磨合也是常有的事。
就像北辰国先前最为成熟的司南系统。
在北辰四号上首次运行的时候,也足足调试了四个小时。
但大家还是不由自主地开始紧张起来。
也不知道在期待些什么。
可能是因为加载时间如此之长的操作系统,之前见所未见吧。
随着进度条蓄满。
晓晨系统1.0,开始运行。
所有人的心都悬了起来。
操作界面极其简约,又一目了然。
这是高情商的说法。
低情商的,就会用简陋来形容了。
一个操作系统该有的入场动画和系统名字,一概没有。
上来就是功能主界面。
简单粗暴。
“晓晨系统1.0,支持基于CY语言编码的一切程序。时间紧迫,我就只写了一个处理玻色采样问题的小程序。其余花里胡哨的功能和一些界面的优化,后续都会加上。”
陈星的话,顺着眼前的扩音器,在中央控制室回荡。
引发一阵窃窃私语。
别看“可编程的量子计算机”说得轻巧。
背后的难度极大。
至少南风国的System1.0和北辰国前些年自主研发的司南,都不支持编程功能,功能作用也较为单一。
不过研发者都喜欢对自己的作品夸大其词,大家平日里被画的饼多了,倒是也没有把陈星的可编程放在心上。
“南风国前些年推出的System 1.0量子计算机,如今已经迭代到了3.0版本,在求解高斯玻色采样问题方面只需要200秒。”
郎总工对这些数据算得上是如数家珍。
“而北辰四号搭载司南操作系统,已经将这个时间缩短到了160秒。”
“按照控制变量法,陈教授,你的晓晨系统,解决的时间只需要在160秒内,就能在高斯玻色采样问题方面,站在整个北辰国乃至世界的前列。”
“我也不清楚,试试看吧。”
陈星来到高总工的电脑前。
双击图标。
程序开始运行。
郎主任开始计时。
一个白色的运行框弹出来。
一行行CY语言写成的代码飞速滚动。
十秒左右。
代码定格。
光标闪动。
大家都没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