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佰叁拾叁回 徐景山屡掠汉地,诸葛亮略施妙计(中)(2 / 2)
回望关兴、诸葛亮二人。
此时关兴举目高望,正见徐邈率四千魏骑夺路而逃,不由得心生疑惑,道:“此僚何故奔走?”
未等关兴多想,诸葛亮已然率军到达关兴身后,诸葛亮亦是将此地情况看在眼中,见那徐邈不过转瞬之间便识破自己计谋,不由得眉头微皱,道:“此人身怀大才,恐怕难以降伏。”
关兴闻言却是不服,道:“不过凭借魏骑而已,若非陛下、马岱将军皆不再此处,此僚岂能放肆?”
诸葛亮闻听此言却并不作答,只是轻挥羽扇,说道:“传令姜维、王平,如今依然无能追击,可使其二人速速回营。”
身后传令兵当即作礼答道:“遵命。”而后纵马追姜维二将而去。
是时,关兴见剩余千余魏卒此时混乱不堪,当下便令汉军四向包围过去。
那魏军都尉此时亦是面如死灰,道:“还道徐邈此人仁义无双,一旦遇难,还不是弃吾等而去!”
此时这千余疑兵见伏兵奔逃,已是再无战意,唯有清兵百余,尚且还持利刃以待。
关兴见状,随即回头问道:“丞相,这千余魏骑又当如何处置?”
诸葛亮手挥羽扇,徐徐说道:“今日虽不能擒获徐邈,却依然折损其千余魏骑,按曹魏法例,各州刺史无权征兵,此番损兵折将之下,只怕再难犯我汉境,至于这魏卒,可降伏为用。”
关兴闻言,当即手持青龙刀步于魏卒阵前,长声呵道:“徐邈已然弃尔等而去,何不降我大汉?”
那魏军疑兵此时无不纷纷弃刃而降。
魏军都尉见众将士皆无战意,不由得怒发冲冠,骂道:“汝等可知我妻儿皆在金城郡中,若是真降于蜀贼,只怕毁家灭族!”
那魏卒本就是城中百姓,如今闻听此言,又纷纷再起战意。
诸葛亮却令人推四轮车至于阵前,以羽扇指之,徐徐说道:“徐邈自命仁义,在凉州不行重刑,尔等大可放心,若是徐邈以尔等妻儿老小为质,亮定放汝等回金城郡去也。”
关兴闻言不由得面色大变,悄声说道:“丞相,万万不可,只怕这千余魏卒回归金城郡,那徐邈又率人掠我汉地,又当如何?”
诸葛亮却只是笑道:“徐邈此人虽在凉州多有声名,故而可屡屡犯我疆土,但盛名之下,必受其制,若是其大开杀戮,则其名必丧,而那凉州之地,皆乃羌等胡人,皆会叛之,那凉州之地,吾等可不费吹灰之力而收入囊中。”
关兴则回道:“若是其不动刑罚,吾等又当如何?”
诸葛亮闻言却只是一笑,当即令关兴俯身过来,在其耳边窃窃私语一番。
关兴闻言不由得面色微变,说道:“丞相料事如神,兴自当遵命行事便可。”
诸葛亮这才笑道:“声名可为助力,亦可为阻力。”
关兴却不回答,当即飞马至于魏阵之前,长声呵道:“我大汉丞相已许诺诸位,难道汝等还不相信我大汉之信义乎?”
那魏军都尉闻听此言,皆是面面相觑,心道:这汉军虽勇武过人,但自从入雍凉二州以来,言必行、行必果,昔日刘禅就曾放数万羌人回归西羌,可见其信义。
魏军都尉念及此处,当下便不再反抗,而是号令众将士弃刃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