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快瓶颈了,该突破了!(2 / 2)
秦牧愣了下,想想是这么一个情况,思索片刻后问道。
“关嘉跟曹源院士那边,有没有新一代鲲鹏2号运输机的方案?还有霍尔推进器跟羲和反应堆,发电机组等项目是怎么样的一个进程?”堆砌鲲鹏2号的数量,只能解决燃眉之急,重要的还是得提升鲲鹏2号的运载能力。
“最新汇报情况,新一代鲲鹏2号运输机已经完成设计,已经在准备实验样机!”
“霍尔推进项目组,已经将第三代霍尔推进器完善,已经生产出匹配新一代的鲲鹏2号运输机的规格。”
“羲和反应堆,已经更换了反应液,已经完成了锂-6替换成‘金属-錋’,少了加热等装置,体积相应减小,如果托大到一样的体积大小,新一代羲和反应堆,功率将提升280%。”
“......”
“结合目前所有数据,新一代鲲鹏2号运输机,其有效载荷可达到六百二十吨,最长航行里程40个天文单位,也就是60亿公里,太空飞行充分加速后,速度可达到10倍第四宇宙速度......”
秦牧听到最后也是有些惊讶,记得上次卫星搭载的霍尔推进器,也只是让卫星达到三倍第四宇宙速度,这才过去多久,已经能让鲲鹏2号速度达到十倍第四宇宙速度,十倍第四宇宙速度,那可是达到了1200km/s,马上就要突破进入第五宇宙速度了。
“小星,你得数据没问题吧!记得上次检测卫星上面的霍尔推进器,速度最快也就才三倍第四宇宙速度。”
“通过检索,数据没有任何问题,上次搭载在卫星上的霍尔推荐器,只能算是成熟的半成品三代技术,加上卫星霍尔推进器较小,所以直接适配生产了一批‘半成品’三代技术霍尔推进器。”
秦牧了然,看样子是三代技术霍尔推进器当时应该已经接近成熟,但是又没完全成熟,出于安全性能保障,所以压缩了性能,将半成品安装在卫星上面去了,这个半成品至少比二代技术成品厉害。
如果当时安装这个成熟的三代技术霍尔推进器,从蓝星飞行到海王星,卫星只需要40多天的时间就能抵达任务坐标了。
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以前的技术就变得无比‘落后了’。
“小星,二代鲲鹏2号,需要多久能完成实验样机的制造,并完成试飞检验?”
“三天后,样机能够落地进行试飞。”
秦牧听到三天,没有任何犹豫,吩咐道:“现在全面暂停空天飞机的生产任务,二代鲲鹏2号试飞完成,收集所有数据进行全面优化后,将所有生产力投入到二代鲲鹏2号的运输机的制造生产上面去,尽快提升运输,保障运输力的充沛。”
“同时帮我下达通知到,空天飞机项目部,霍尔推进项目部,可控核聚变项目,武器研发项目等各个项目部门,让他们尽快完成对,鲲鹏-x,鲲鹏-z系列的改装升级。”
“另外,下一代技术研发,迅速开展,现在整个蓝星的科研力量都整合在一起了,已经有了足够的研发力量。”
“我需要他们在帝国第一架星舰面世前,完成下一阶段的技术研发,所有技术都将运用到星舰上面,动力系统上面我需要让星舰的最大速度达到光速的2%以上,最好能够达到5%......”
现在太空港一切顺利将会在年底完成,完成便能直接投入到第一艘星舰的制造。
根据小星模拟情况,无缝衔接的话,预计在明年下半年十月的时候,第一艘星舰就能面世。
如果动力系统能够让星舰速度达到光速5%的话,这已经是霍尔推进器,潜力一半的实力了,按照他的理论推测,霍尔推进器,最大前进速度可以达到光速的百分之十。
继续往上就不是霍尔推进器能够达到的速度了。
看样子,是要花心思突破到二级文明了,不然哟不了多久蓝星的发展又要迎来瓶颈,现在蓝星可不能有瓶颈,得丝滑一般发展下去。
“好的,明白!现在开始优化调整生产任务结构。”
“已经将相关指令,下发到各个研究项目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