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必将辽西将门斩尽杀绝(2 / 2)
这话就太重了,当皇帝如果是问一位大臣是想做曹操还是做王莽的时候,君臣之间基本上再无半点情谊可言,只有你死我活了。
当然,崇祯皇帝现在则是在怀疑一件事,程世杰现在到底结没有结党?现在弹劾程世杰的官员越来越多,程世杰快被弹劾成筛子了。可问题是,秦桧还有三个相好的,为什么程世杰没有朋友?
程世杰虽然没有王莽的好贤名,但是他可以做曹操啊。
王承恩不知道崇祯皇帝是怎么想的,但是他却知道,他跟崇祯皇帝是一体的,如果说程世杰跟崇祯皇帝之间产生的裂痕,大明的天可就要塌了。
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程世杰,谁能力挽狂澜,谁还能替崇祯皇帝遮风挡雨?
“奴婢不敢说!”
“可朕让你说!”
王承恩望着崇祯皇帝道:“陛下,你难道没有相信过程大将军?”
“王承恩,别以为朕不知道你收了程卿的银子!”
“奴婢是收了程大将军的银子,如果皇爷真让奴婢说,那奴婢可就说了!”王承恩道:“现在宣府东路之兵,已经不可尽信,大同、还有山西,九边大军,已不可信,皇爷准备怎么做?把他们全部杀掉?还是全部换掉?”
崇祯皇帝被这一次真搞怕了,前有靖安堡乔兆林弃城逃跑,如果不是程世杰顶上去,只怕蒙古大军已经换达京城城下了。从关宁军再到九边军,都不值得信任。
可问题是,程世杰这一次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中,居然还扭转了过来,两千余名骑兵,弃野战之优势,在守城的情况下,还能把漠北最强的车臣汗部打得狼狈而逃。
崇祯皇帝叹了口气道:“程卿这一次的战功之高,堪比当年的于少保。程世杰之战神之名,响彻天下!现在只要程世杰登高一呼,整个辽东半岛必从者如云,九边再在西北响应,不过是割据还是北上与建奴争锋,都是水到渠成,这样的好机会程世杰会放弃?只怕就算程世杰想放弃,这宁海军的几万将士也不甘心吧?”
“原来陛下是如此想程大将军的,若是让程大将军知道皇爷如此想他,只怕程大将军会心寒吧!”
崇祯冷笑以对。他本来疑心病就很重,经过这次沉重的打击,就变得更重了,大明养乔兆林祖祖辈辈,结果乔兆林背叛了,大明倾全国之力供养关宁军,副得天下狼烟四起,可关宁军呢?他们是如何回报大明的?
坐壁上观,不动如山。
崇祯皇帝现在反而忘记了是程世杰挺身而出,是不顾自己的生命,而只是记住了程世杰的名气更大了,有了威胁大明江山的实力。
王承恩如同置身冰窖之中,崇祯居然如此想程世杰,难道崇祯皇帝不知道程世杰真正的实力是多强吗?
然而,看着崇祯皇帝的态度,王承恩朝着金砖(地板)上磕头:“陛下,皇爷,您可不能……”
王承恩不说这话还说,说了这句,崇祯皇帝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他只记得王承恩收过程世杰的银子。
不信任种子一旦种下,这就会像有了魔力一般,处处可疑。
这就好比一个女人怀疑对方有外遇,一旦产生了这种怀疑,不由自主的会增加各种“有利”的证据。比如说,他为什么洗澡了?难道是怕我闻到对方身上的味道?他为什么洗脸?难道想干干净净见对方?
他为什么不玩手机了?难道怕我发现对方聊天?他肯定是双方约好了,只要回家一个信息都不发,肯定是这样。
人的逻辑,就是这么奇怪,很会脑补。
可问题是,脑补的内容与真实偏偏非常契合。
……
就在崇祯皇帝怀疑程世杰对他的忠诚时,身为宁海军的总参谋长周宁,其实也在思考宁海军以后何去何从。
漠北蒙古大军南下,让宁海军真正的实力也暴露在天下人面前,程世杰从辽东前后调兵七万余人人马,这可不是用民夫充数的七万大军,而是实打实的战兵,别看整个九边军队,在兵部的兵册上拥有五十余至将近六十万兵力,真正能打的兵,恐怕还没有七万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宁海军如果愿意,随时可以利用程世杰手中的宁海军,在九边玩一场易帜,只是非常可惜,这事程世杰肯定不会去做的。
周宁望着身边的管委会主任孙之澋道:“孙大人,有没有想过以后?”
“以后?”
孙之澋微微一愣:“以后怎么了?难道不成朝廷会下屋抽梯?”
“朝廷那帮人的脑子可不好猜!”
周宁一脸无奈地苦笑道:“以孙大人之见,难道我们宁海军还有选择的余地吗?这官场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可问题是,我们不能退,一旦退了,那些人,就会像饿狼一样,朝着我们扑过来,将我们撕成碎片,吞得连骨头渣子都不剩!”
孙之澋不解地道:“你的意思?”
“有备无患,我们需要把格局打开!”
周宁一脸凝重的道:“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这是什么意思?”
孙之澋苦笑道:“古往今来,功高盖主,可从来没有好下场!”
ps:非常抱歉,困得太迷糊了,大家刷新一下,内容绝对不会重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