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川蜀(2 / 2)
百姓们是苦不堪言,很多地方的百姓揭竿而起,反对张献忠的苛政。可是没过多久,就被地主大户和大西军联合扑灭。
眼下川中,只有秦良玉占据的石柱,是最后的乐土。虽然石柱的赋税也很沉重,但是这里没有战乱,环境相对安定。
若是不出意外,川中百姓可能就是在盘剥中度过自己的一生,运气好可能能够逃到石柱得以安享晚年。
然而这一切都随着阿济格领军西征,发生了改变。
为防阿济格来袭,张献忠在夔门囤积重兵,还派出养子抚南将军张文秀前去防守。
大军从巫山县出发,乘船进抵夔门,阿济格派黄得功出战。
这是黄得功归顺后的第一战,看着眼前的雄关,感受者波涛汹涌,呼啸奔腾的江水,黄得功眼神坚定。
在红衣大炮这等攻城利器的协助下,黄得功率部一举攻下夔门,斩杀张文秀。夔门一下,川东门户洞开。阿济格乘胜追击,占了夔州府全境。
占了夔州府以后,阿济格没有急着向西进军,而是在原地驻扎了下来。倒不是他不想进,而是朝廷,或者说是多尔衮不让他进。
四川的情况和其他地方不同,光是土司就有数十家之多。打四川,只宜稳扎稳打,切忌贪功冒进。
多尔衮深知攻占不等于治理,他也知道自己这位兄长有多鲁莽。所以出征前就叮嘱过他,攻下一府就均田一府,攻下一县就均田一县。
“稳扎稳打,步步蚕食。”
阿济格虽莽,但多尔衮的话不能不听。将均田的事安排下去后,自己就在军营里研究接下来的战事。
大清的均田政策,从入关开始就一直在推行,至今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征调的辅兵中,有不少是乡游徼,他们再加上朝廷调来的乡官,构成了均田的主力。
分田之前先杀人,杀的都是本地作恶多端的地主劣绅,以及宗族里欺压族人的族老。这些人在乡里的势力很大,不把他们打掉,就算是分田给百姓,他们也不敢拿,怕事后被报复。
没了这些人,剪发、落户、均田,一气呵成。均田以后,朝廷还会提供种子和农具。耕牛也会提供,头年免费,后面再要用就得花钱租。
租金倒也不贵,收成的百分之一。不用给现钱,庄稼收获后,自有人来乡间收取。租赁期间,生下的小牛归百姓所有。
如今大清最大的耕牛商人就是皇商,地地道道的皇室产业。这些牛可是福临用一个皇后位子换来的,收点钱再正常不过。
清军在夔州大兴均田的时候,张献忠也没有闲着,先是派出养子张能奇反攻,企图夺回夔州。然而阿济格严阵以待,摆出阵势要和张能奇野战。
这一战吴三桂大放异彩,先是放箭袭扰,然后率部冲阵,分割包围,将张能奇杀的大败。
张能奇孤身逃回成都,被张献忠收监了。而知道清军不好对付的张献忠,准备率大军尽出成都,来一场御驾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