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分道扬镳(2 / 2)
张国维已经准备好了饯行酒,说完便从亭子的石桌上端起一杯递给了朱大典。后者接过美酒,和张国维的酒盏碰了下,随后一饮而尽。
“好酒!”
“延之兄,今日你我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万望珍重。”
“玉笥贤弟的去处可是定了?”朱大典有些好奇,尼堪和洪承畴如此大费周章的招揽张国维,到最后会给他一个什么官职呢?
张国维微微点了点头:“是江苏巡抚。”
朱大典也点了点头,一省巡抚,封疆大吏,确实不错。不过张国维过去几十年的宦海生涯,也对得起这个官职。
“苏州是个好去处,还是贤弟曾经任职过的地方,愚兄替你高兴。日后愚兄若是还走的动道,定要去苏州拜访贤弟。到时候贤弟可莫要大门紧闭,装作不认识愚兄呐!”
“延之兄来访,愚弟必定扫榻欢迎。”
说完二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笑容也将离别的伤感,冲淡了几分。
“贤弟,愚兄祝你前程似锦,珍重!”
“延之兄,珍重。”
二人的双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
大约过了一刻钟,朱大典的身影又出现在了官道之上,依旧形单影只,向着金华的方向走去。而张国维也在这天离开了杭州城,乘一叶扁舟,沿着运河驶向苏州。
虽然尼堪的奏疏才刚刚送走,但他相信他的请求朝廷大概率不会反驳。所以他便让张国维尽早赶去苏州,让他早点了解情况。
张国维出发之前,给家里写了封信。将大概情况和夫人做了一番说明,让她跟着夫人随他一起到苏州赴任。至于三个儿子,则继续留在东阳,潜心耕读,等着朝廷开科举。
好在张国维的书信送的及时,他的家人才没有一同殉国。
朱大典回家途中路过义乌,正好碰到孔有德在攻城,他便主动请缨劝降了义乌城。二人过去的瓜葛,也在这一瞬间烟消云散。
出义乌的时候,孔有德不仅送了朱大典一程,还派了两个亲兵护送。这一路并不平安,时有溃兵作乱,沿途百姓是深受其害。
半日光景,朱大典回到了金华。此时他的儿子朱万化头带白布,正在城头带着乡勇守城。见到一个老者骑马赶来,朱万化揉了揉自己的眼睛。
待看清来人后,朱万化让人打开城门。他本人则赶紧扯下头上白布和丝麻,飞奔下城迎接。
“爹,您还活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