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世宗福临 > 第一百七十四章 南巡(二十)

第一百七十四章 南巡(二十)(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终不负三世之约  离婚后,大佬前夫彻底失控了  死里求生  九州遇鹿记  从一人之下开始修炼  我的七个绝色师姐  长生录:老天让我当反派  我唱洗脑歌曲变成娱乐圈的毒  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  巨人:卧底帕岛谁让你发动地鸣了 

第175章 南巡(二十)

《永乐大典》属于文化上的瑰宝,藏于皇宫内,毁于战乱的风险,绝对要高于藏在曲阜孔庙之内。

虽然曲阜孔庙也被农民起义军攻占过,但这样的情况其实很少见。如果不是孔家人实在盘剥过甚,谁又会轻易对孔家动手呢?

皇宫则不同,每逢改朝换代之时,总免不了被人攻占。碰到李自成这样的,临走前还要放把火烧掉,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大清入关到现在,已经将近两年,被李自成烧掉的宫殿,至今之修缮了乾清宫和太和殿。

代善听完福临的话,头都要大了。福临这个皇帝什么都好,没什么架子,和谁都能聊上几句。就是有时候想一出是一出,刚还在说孔庙塑像逾制之事,三言两语间就扯到了太学和《永乐大典》上。

皇帝一句话,下面做臣子的要跑断腿。太学好设立,可里面的官员怎么安排,生源又从何而来,这些都是要考虑的。

还有《永乐大典》的事,八千多册书,全开放给太学生阅读,很容易发生偷盗事件。放在皇宫里都不安全,经常有人借着修订之名监守自盗,更别说放太学里了。

见福临问起自己等人的看法,代善直接回答道:“陛下,您的这些想法,臣觉得很好,就是咱们这次来曲阜,是为了祭祀孔老夫子。太学和《永乐大典》之事,是不是暂且押后,等返回京城以后,咱们在从长计议。”

多尔衮也附和道:“臣等能理解陛下忧劳国事之心,不过礼亲王说的很对,如今我们的主要任务还是祭祀孔子。其他事情,我看就依礼亲王所言,押后再议。”

见代善和多尔衮都如此说,福临也意识到自己是有些跳脱,于是说道:“朕只是在咨询众爱卿此事的可行性而已,并没有打算急于成行。不过皇伯和皇叔言之有理,目下我等当以祭祀为主,余下之事,等回京再议。”

福临主动结束了太学和《永乐大典》的议题,不过对于塑像的处理,还是得先定下来。

毁还是留,确实有些难以抉择。说珍贵吧,不过是个泥胎塑像,随时可做。说不珍贵吧,到现在也一百多年了了,传到后世,高低是个文物。

而且在礼法森严的古代,逾制这东西,没发现还好,发现了不妥善处理,可能就会留下隐患。

到最后福临还是决定留下曲阜孔庙内的塑像,但是要做出一定改变。冕毓就认宋朝的规定了,可以戴十二冕毓,手持镇圭。至于服制,得重新上漆,将多余的章纹去掉。孔子服九章,四配十二哲服七章。

而且塑像也不能再摆放在大成殿内,就依希福之言,先找个偏殿放着。等太学落地后,再摆放到学园各处。

至于曲阜外的孔庙文庙,一律不许保留塑像,只能用木主牌位祭祀。

如此定下以后,丘瑜又找了过来,他是来汇报明日祭祀的流程的。什么时候上祭品,祭品采用各种规格,谁首献,谁亚献,谁终献。还有什么环节奏什么乐,这些都要按规矩来,不能出一点岔子。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方面出了问题,轻则丢官,重则掉脑袋。

祭品规格已经定下,就用的太牢,即牛,羊,猪三牲。首献自然是福临这位皇帝,亚献则是代善,终献只能是多尔衮。

当然,其余之人也都分配到了任务。多铎分献颜回子思,希福分献曾参孟子,范文程和洪承畴则领了分献十二哲的差事。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大军阀:杀敌暴兵,建立无上帝国 大靖:一枪独尊 大秦:没想到吧先生,朕就是秦始皇! 大唐:我摊牌了,我是你岳父 大秦:开局把系统告知祖龙 大明荒唐皇帝有属性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带着基地回大唐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