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巡(十一)(2 / 2)
每说一句,福临便走到他的身旁。“还有满朝文武,八旗将士,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
“如今耕者有其田,百姓安居乐业,是数以千计,万计的乡官,不辞辛苦,深入乡里同百姓一起奋斗出来的。”
“祥瑞之事,朕从来不信,可你偏偏拿着嘉禾来进献所谓的祥瑞。你是想将朕皇伯,皇叔,文武大臣的治理之功,全都给抹杀掉吗?”
“依朕看来,嘉禾不是祥瑞,在场的大臣才是祥瑞,他们才是扶持社稷的擎天玉柱,平定乾坤的架海金梁。”
“若是朕今日收了你进献的祥瑞,明日就会有更多个你,给朕进献各种祥瑞。到时候百官以进献祥瑞为荣,从此耽于政事,大清的江山还能长治久安吗?”
虽说感觉有点像打了只鸡蛋,而懊恼损失一个养鸡场的样子。但在这个惟上的年代,这确实很有可能发生的事。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为了防微杜渐,略微夸大一点,也无大碍。
“冯小宝,你说说你,是不是罪大恶极?遏必隆,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将此人送去县衙审问,看看他到底是何居心。”
代善等人来献祥瑞,出发点肯定是好的,所以问罪冯小宝的时候,必须将他们给摘出去。这不,福临一通大道理说下来,哪怕祥瑞之事被他当场否了,代善等几位大臣也不会有一点不舒服的感觉。
不等冯小宝继续求饶,遏必隆押着他就往房间外走。就是动作幅度稍微有一点点大,痛的冯小宝哎哟直叫。
等到遏必隆押着冯小宝走远以后,代善向前一步,脱帽躬身谢罪:“臣误听小人谗言,差点蒙蔽圣上,请圣上治臣之罪。”
福临连忙将代善扶起:“皇伯何罪之有,祥瑞之说古来有之。根据宋景文等所编撰之新唐书记载,唐代将祥瑞划分为了大瑞,上瑞,中瑞,下瑞四个等级,命礼部郎中掌之。”
宋景文即新唐书的主编宋祁,景文是他的谥号。
“可见祥瑞之说,早已深入人心,只是朕不相信罢了。就像朕方才所言,大清真要有祥瑞,绝对不是所谓的嘉禾,而是以皇伯为首的文武官员。”
安抚住代善,福临招呼几人落座:“皇伯,二位皇叔,还有三位师傅,咱们坐下说。”
福临坐下之后,又将冯小宝进献的那根嘉禾摆在了桌面上。“皇伯,我看了下这个禾苗,长得确实不错,一茎双穗,还颗颗饱满。我是这么想的,是不是可以多收集一点这样的禾苗,不管是水稻也好,小麦也罢。”
“到时候划一块方田出来,将这些禾苗都种上。看看新长出的禾苗是不是同样一茎生多穗,而且每根穗的谷物都长势喜人。如果没有一株多穗的禾苗,这事就告一段落。”
“但如果有的话,哪怕只有一两株,或者三四株,就一直进行下去。如果能够通过这种手段,选育出一种新的粮食种子,到时候整个大清的粮食产量,可能又会在现在的基础上增加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