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祀孔(2 / 2)
说着福临看向多尔衮,虽说要防备他,但不可否认,多尔衮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十四叔,前些日子朝堂的决策你是点头同意了的,要均孔家之田,非十四叔您莫属。”
话说到这个份上,多尔衮自然不会推辞。也不等福临吩咐,起身主动请缨:“陛下,臣愿带兵前去山东,代陛下祭拜孔子,均孔家之田。只是臣有一议,还请陛下同意。”
福临心里咯噔一下,不会是剃发易服吧?试探着问道:“十四叔有何提议?”
“臣请在山东推行剃发易服之策,剃发易服者,朝廷为其分发田地,将其纳入八旗。”多尔衮没说不同意的人怎么办,但在场的人都知道会是个什么下场。
剃发有剃发的好处,容易打理,但强行推行,肯定不妥。均田已经将绝大部分读书人给得罪,若是再强行推行剃发易服,又可能会把更多的普通百姓得罪。
他们可能不会在乎头上的头发,只图一个温饱,但架不住读书人的蛊惑啊。
“不妥!”福临想了好一会,摇头道,随后他将自己头上所带行冠摘下。
他这个举动可把在座的诸臣吓坏了,在古代,脱帽往往与道歉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多尔衮,他就提了个建议,不至于让皇帝给自己道歉吧?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躬身朝向福临。“请陛下勿下行冠!”
“诸位叔伯,大臣,都起身。朕脱帽是要给你们看下朕的头发,皇伯,十四叔,你们都看看吧朕的头发。”
离开盛京后,福临特地没有刮去头发,一个月得时间,已经长了近一寸长。“大清与汉地风俗不同,强行推行剃发易服,恐怕会引发激烈的冲突,这是朕不愿意看到的。”
“十四叔的提议,朕很早之前就想过。思来想去,觉得还是不应当强行推行,哪怕是推行,也不必按照大清的样式来剃。”
“朕觉得任何政策的推行,都应该惠及大多数百姓。这里的惠,不一定要实质性获利,也可以是让他们做事更加方便。”
“大清的发辫与汉地之发式相比,我大清的更容易打理,毕竟头发少了很多。但是你们也看到了,朕只不过是一月不曾打理,头发便长了上来。”
“若是十天半个月就要剃一次发,又何谈方便二字?所以呢,朕认为,剃发剃成朕如今这样子便可,长了在用剪刀剪短,无须用刮刀刮去。”
“也不必强行推行,至少不必在百姓之间推行。
内阁可下一政令,自今往后,对于读书人,非剃发者,不允许参加科举。对于普通百姓,剃发者可多分数亩,或者多少亩田地,一年少服几天劳役。”
“如此一来,读书人为了做官,农民为了多分田地,会心甘情愿的将头发剪短。”
“至于易服,止于朝堂。凡大清官员,皆须着大清官服,至于普通百姓,朝堂就不要管那么宽了,随他们穿什么。”
“皇伯,十四叔,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