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李善长的话逐渐应验(2 / 2)
他们这边,确实比想象的要薄弱的更多了。
无论是李越,还是上位朱元璋那边。
都是无法周旋的啊。
此时的胡惟庸的脸上面露了几分难色,但是他又不是傻子,他知道刘伯温既然提到了这里。
那是肯定也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的。
要不然刘伯温怎么会去说这些那?
如果他早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而没有任何的办法,可以用来解决问题的话,那他不如一开始就不去答应,和自己的联合。
这岂不是更好吗?
胡惟庸这个时候在刘伯温说完了之后。
他直接道:“刘大人,是我胡某人欠考虑了,但我觉得你应该是早就心有所属吧?”
“不如直接说说吧,都到了这个时候了,我希望我们可以互通有无,而不是藏着掖着的。”
听到了胡惟庸的询问。
刘伯温淡定的道:“朱棣,燕王朱棣……”
而后刘伯温也在胡惟庸的诧异之中,给出了一些解释了。
“燕王有过前科,造反的皇子,是不可能活在光天化日的,而燕王的身上也是具备着帝王之相的狠辣气质的……”
“再加上他现在的一个处境,只要是我们可以和他绑定在一起,那么,在我们的帮助之下,害怕没有兵权吗?”
胡惟庸有些听得糊涂了。
最重要的是他们现在好像并不知道朱棣到底在哪里吧?
胡惟庸开始阐述了自己的一些质疑。
而刘伯温也是一个一个的给他解释了起来。
可以说刘伯温的每一次的解释,都是可以直达胡惟庸的心坎儿的啊。
这使得他终于明白了当初的老师李善长的一句话了。
宁可得罪了朱元璋这个上位。
也千万不要把老实人刘伯温逼急了。
得罪了朱元璋,你至少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而得罪了刘伯温,兴许你脑袋掉了的时候,还不知道是因为什么那。
他就会在你的身旁微笑着,但你却不会想到,一切都是他做的。
这也是为什么胡惟庸和李善长当时在一起勾结的时候,李善长对付刘伯温,是一直留着一口气的。
这也让胡惟庸疑惑了很久。
可以说李善长在离开的时候,做出的一些交代,现在看来,正在逐渐的应验啊。
胡惟庸觉得,对于刘伯温的拉拢,真的太重要了。
要不然,现在被针对的可能就是自己了。
两个人正在商讨着一些细节上的事情。
刘伯温甚至于保证,他自己是可以找到朱棣的。
胡惟庸不知道他凭什么打包票。
朱元璋都找不到,他真的就可以找到吗?
但可以说刘伯温的表述,是没有任何的走神儿的。
他的那股子淡定,实在是让人觉得太可怕了,好像不相信刘伯温的话,自己就像是一个傻子一样。
这会儿在他们的研究之下,一个方案已经渐渐的开始成型了。
而此刻在李越的府上,李越也已经和陇西党那边商量的差不多了。
在送走了他们之后。
探子再度的来报,禀告了胡惟庸和刘伯温见面的事情,甚至于细节到了他们秉烛夜谈,一起小酌了。
当然。
他们具体说了什么,还是不让人在附近的。
也就没有可能知道他们具体都说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