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多部联合反击,兵力不足(2 / 2)
最终千户大人率先打破沉默,“如果这是真的,那么确实需要尽快打下。”
巴特尔道:“明军并不多,大约只有百十余人。而且现在燕王正在跟皇帝打生打死,不可能那么快腾出手来,我们速战速决。”
“我出兵一千五百人,你们一人出兵五百,我们这就去点齐人马,三日后出发。”
那日部落,张玉跟张兴王虎正在匆忙建立指挥部。
按照朱高炽的要求,指挥部主要负责指挥打仗,而各部中又有政委,用来指导思想工作,指挥部中另设参谋部,后勤部,专门负责处理杂事。
从占领这块土地后,巴克木多伦便很快清点出来自己的人马。
次日派人出去把走失的牛羊全都赶回来,这其中还有部分是高云部的牛羊。
说起来这事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悲伤,那日部除了死人,丢失一些财产,牛羊非但没少,反倒还多出些。
找回牛羊后,巴克木立刻便去寻找散落的族人,他派几个人分别跑到附近的部落里寻问、找寻,经过两日的辛苦,总算是找回三百多人。
虽然不多,但对目前的部落来说已经非常不错。
张玉建议巴克木把这次所得的战利品拿出部分来,补贴给部落的所有人,剩下的部分则用来奖励出兵的户帐。
巴克木听从建议,部落的士气瞬间提起。
出兵打仗对部落里的人天经地义,他们常年都要面临着恶劣的环境,争斗是家常便饭,要不是这样也不可能诞生出大元帝国这样奇葩的国家。
不过收拢所有兵员后,也不过只搜到不足五百人。
张玉有些发愁,这么点人太少。世子爷派他们出来,不可能赶跑侵略者就成,还要防止他们反扑。
夜晚,凉风拂面,草原的夜晚有点凉,张玉胳膊上起很多鸡皮疙瘩。
他从外面匆匆进帐篷,对张兴、王虎道:“已经有确切消息,高云部必然反击,探子们已经得到确证,巴特尔正在召集人马回去。”
张兴王虎两人互相看一眼,道:“将军,这我们早有预料,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兵严重不足,这三四百人怕是难以抵挡对方的进攻。”
“我知道。参谋部的同志们呢?”
“正在了解信息,绘制地图。”
“这里绘制地图可有点难。”
张兴王虎纷纷摇头,确实难。
靠近那日部的泰宁卫绘制还比较简单,但往西去全都是大草原,地面上连个可参考建筑物都没有。
“把他们叫过来开会吧,瞎琢磨什么也琢磨不出。”
张玉去门口进来亲兵吩咐下去,不多时参谋部、后勤部的人全都来到这个营帐。
张玉是主将,坐主位,其余人分列两侧,张玉开口:“你们都有什么建议,直接说出来。”
参谋部的负责人是个年轻人,名叫卫子晟。
这个家伙最大的特色就是木讷,拥有几乎无敌的意志,无论多么艰难的情况从来不见到这个家伙有什么动摇。
也正由于这个特质,所以大家公选他为参谋部负责人,此时他起身,不急不慢道:“两个方法。
第一借兵,往南不多远是宁王地盘,宁王手里还有一队护卫人马,约为一千左右。
另外还有很多汉人,也可以招兵买马。”
张玉摇摇头:“太远,时间上来不及,况且宁王指不定会怎么想。这个不行。”
“还有就是去泰宁卫借兵,但这个也不现实。
泰宁卫不可能为这点事而兴兵,鞑靼人虎视眈眈,他心里很紧张,不可能直接出兵。”
“强行命令呢?”
“我们无权调动泰宁卫人马,除非王爷发话,但王爷远在江淮,时间来不及。”
张玉道:“那就是说借兵来不及,也不可行,说第二种。”
“转移。”
张玉摇头,“要能转移早就转移,关键不就是不可行么?
草原上到处都有蒙古人,我们没地方转移。这个方法也不可行。”
“我们说的转移,并非所有人,只转移老人、妇人与孩子。
根据我们得到的信息,七老图山附近有个桃花峪,可以安置这么多人。”
“牲畜怎么办?”
“用苜蓿草,后面传来消息,两万多斤苜蓿草即将抵达。”
张玉也不想使用这个办法,太窝囊了,大明从来都是追着蒙古人打,哪有退缩的道理,虽然他们人少,但不影响。
他开口又询问道:“主动出击呢?”
“这是个可选项,我们将各种因素综合后认为这种办法风险过大,不建议使用。”
“出其不意,应该没什么问题。”张玉武断说道,“能有几成胜算?”
卫子晟摇头,“不足五成。”
“也就是说这种办法有可能成功。那么就用这种吧。”
卫子晟似乎早就有所预料似的,笑道:“我们已经料定将军可能会选这个方案,考虑到我们这些人对世子意义巨大,我们死一个都很重要。”
张玉摆摆手:“将军马上死,死得其所。当年霍去病率八百人都敢跟匈奴干,我们怕什么?”
卫子晟道:“路线我们早就安排好,按照我们设定的路线,成功率会高些。
但对高云部那边的情况,我们一无所知,所以具体情况只能依靠你们随机应变。”
“好。后勤呢?有没有问题?”
后勤是张中元负责,他起身道:“没什么问题。
我们的辎重并不需要多少,马匹可以随时吃草。
主要是人的口粮,盘点过该部的资产后,我们认为五百人的规模不难负担。”
“那就成了,就这么决定,我们还有几天准备时间?”
“考虑到对方集结人手,赶路的时间,不会超过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