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准备修路,建军校(2 / 2)
进门后,朱高炽正在煮水,他起身招呼道:“姚师,来坐下品茶,上好龙井。”
姚广孝坐下,水也好了,朱高炽给他倒了茶,问道:“上个月的税收怎么样?”
“托世子爷的福,上个月税收增长两倍,叫人震惊。”
“这还不算什么。海关的税收目前还未计算在内。”
“等父王那边打得差不多时再说海关吧。税收高了,想好怎么用了没?”
姚广孝摇摇头:“我想存些,以备不时之需。”
“姚师你这种想法不对。对于朝廷来说,钱是最无用的东西。我们要的是各种物资。”
朱高炽拿个空杯子放茶几上,道:“你看,这是钱。跟这个茶杯的作用差不多,钱的本质是换取物资,杯子的本质在于装水。
没有水的杯子是空杯子,换不来物资的钱也不算钱。”
姚广孝对朱高炽这种想法很不赞同,纵观这段时间他的动作,所有作坊的盈利都被他投入到其他领域,不留后路,甚至有时候还会额外扩大需求。
朱高炽道:“作为政府,钱从哪里来?”
“税收。”
“不错,税收就是钱的来源。税收该怎么扩大?”
姚广孝道:“自然是劝课农桑,鼓励百姓种地。”
“但你也看到,今年七月,整个北平府有多少税,指望农民种地,能生出这么多的税吗?”
姚广孝摇头。七月份的税收确实夸张,夸张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当他第一次看到统计数字时,甚至以为是胥吏造假。
朱高炽道:“这就是个很现实的原因。我们的大部分税收来源于商业,商业可以扩大税收。那么我们发展商业好了。
但发展商业也是有步骤,有方法的,官府下场有好处有坏处。
官府就是官府,不能既下场亲自参与,又自己判决案件。
所以,官府的职能究竟是什么?这就需要做好思考。
官府的本质职能,首先是维护安稳的暴力机器。其次,还是为百姓做好服务的青天大老爷。
官府没办法亲自下场,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完成贸易,比如修好北京到直沽的道路,鼓励更多人从直沽上岸。”
姚广孝无语,道:“世子爷你是想修这条道吧?”
朱高炽哈哈大笑,“对。眼下虽然建设阶段投资巨大,但实际上收益非常可观。
另外,周星月的商业公司可以投入部分钱财,以过路费为抵押。
比如收十年过路费,基本上可以摊平建设成本。”
姚广孝道:“这不就是劫匪吗?”
“不一样。劫匪不会开路。也不会养护。这条道路要用水泥浇筑,所以需要过路费。十年后我相信光是税收增加就能摊平成本了。”
姚广孝摇摇头:“这需要仔细研究研究。”
朱高炽道:“修路是个耗费浩大的工程,但耗费浩大也有好处,就是可以拉动水泥生产,铁器生产,增加人口就业。
如果把整个大明的路基本上全都修一遍,至少可以保证,三百年内,大明安然无恙。”
姚广孝一口气差点没喘上来,三百年!朱高炽的野心够大。
对于朱棣能不能取胜,他都心里没底。
虽然嘴上总是说,“燕王必胜”,但实际上私下也暗自嘀咕。
朱高炽可好,已经想着要把整个大明全用水泥修一遍。
朱高炽道:“这条路必须修,姚师回去可找人做下规划,商量商量。
直沽是我们目前唯一的出海口,以后那里会有个大都市。”
“行。不过,事先说好,朝廷的钱肯定不够。”
“周星月出。具体再商议。”
两人谈完,孟善与张玉也来了。
朱高炽叫两人一同坐下,每人倒杯茶,寒暄几句,朱高炽便切入正题。
“军校筹备好了,学员都选定了吗?”朱高炽问。
张玉道:“都选好了,附近几个卫所里选出来的才俊。”
朱高炽呵呵笑起来,这个时候卫所还是非常有用,后期卫所堕落腐化,当兵的时间没有,但是给将官做奴才的时间有的是。
“老师人选呢?”
孟善道:“没有。我的想法是请些老将出手。北平府里倒是有几位。”
朱高炽皱眉沉思,以前也是这个问题。
北平府掌握的地盘不大,实际上他知道北平府里有几位小将官,从前跟着朱元璋打天下,天下平定后便去做农民。
这些人现在还活着,不过年纪也大了,最年轻的也有五十多岁,由他们做教师,勉强够资格,不过即便他们,也没太多理论知识可讲。
朱高炽道:“以前跟随祖父打天下的时候,有很多将官退下。把他们找出来,不需要他们讲太多东西,讲故事就行。”
张玉摇头:“那些都是农民,连话都说不利索,讲故事?怎么讲?”
“不要看不起农民,他们能跟随祖父打天下,还能全身而退,就说明他们的智慧足够用,让他们讲战场经过,讲怎么保命。”
孟善说:“卑职回去就办。”
“讲师的事儿既然你们解决不了,就暂时不用解决,这些兵我来练,书我来教。
姚师,这批人应该给些优待。他们是未来强军种子,该给什么优待,这需要你们配合。”
姚广孝道:“好。”
朱高炽又道:“今天时间有些晚。三天,三天时间集合。对了,操练地点有吗?”
“城北有座军营,一直空着无用。可以暂时充做校场。”孟善回复。
朱高炽道:“那就让周星月安排下,重新盖。军校很重要,不能糊弄了事。”
几人齐声应是。
朱高炽又道,“三天后,军校开课。
你们都做好准备,姚师你也要去,到时候周星月会通知。
孟、张两位也要进去一同训练,为期三个月。”
孟善张玉不以为意,以为朱高炽所说的训练,其实就是明军的操练,实际上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伙食一定要保障。起码每两三天都要有次肉,鸡蛋每天都要有。”
张玉抱怨道:“世子爷,怎么能吃这么好?咱手里也没这么多钱啊?”
“那就想办法赚这么多钱。总共不就两三百人,这点人还是能供应得起。
其余的事儿我来安排,三日后,准时到场。
有什么问题直接问我。
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