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简直神仙难救(1 / 2)
第253章 简直神仙难救
9月25日是周末。
尽管港府和各大银行机构以及各大商人都宣布救市的行动。
但民众还是上街抢购,担心自己去晚了,连厕纸都没得抢。
尤德联合港府的官员举行一场会议。
到会的有渣打银行、汇丰银行、恒生,以及一些外汇基金和做实体的各大商人。
他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稳定汇率、拯救那些被破产的银行、稳定几近崩溃的股市、还要安抚民心、调集物资等等。
然而从去年开始,由于地价的暴跌,港府的财政就出现赤字。
而现在,他至少要花费上千亿港币来扞卫本币,才能将汇率拉回来。
至于更换货币或者是其他的方式,就要将金融体系全部推倒重新来过,这不是一个能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只能联合这些商人一起处理这些问题。
他看着在座的各位商人,语气沉重地道:“各位,现在金融已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如果我们再不拿出一点措施,只怕这场危机还会持续下去。”
大家都没有急着表态,都在等着他的下文。
“各位都是本地有头有脸有实力的大亨,我希望诸位能够再加大力度。”尤德说道,“否则我们将会以物易物的原始社会。”
汇丰作为本地印钞巨头,董事长沈弼先开口:“我们现在没有那么多钱,如果只是印发港币,将会引发更可怕的通货膨胀。”
汇丰银行当然不是没钱,但救市并非打开钱袋子往外掏钱就行。
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
同样,汇丰现在已经想着离开,要不要救市,以及要怎么救,都要各种反复权衡才能决定。
如果一个不小心,反倒会引起另外一种风险。
渣打也发表自己的看法,“关于救市肯定是要救的,否则一旦26日开市再暴跌,我们的资产还会大幅度缩水,到时候只怕会有人以极低的价格买入我们的股份。”
这是现在负责印刷香港钞票的两家机构,其中汇丰银行因为资历最老、规模最大,是发钞的主力军,其印刷的钞票一度占据港币流通市场的80%。
它们的管理机构,叫做外汇基金,是后来香港金管局的前身。
但外汇基金现在也无能为力。
打击来得太快,就像是龙卷风,让人始料不及。
除了这两家银行外,到会的每个人都认为必须要救市,但要怎么救,还是得拿出一个章程,而不是一窝蜂跑到市场上买入一些公司的股份就行。
财政司的彭励治说道:“首先要处理的是银行这类的金融问题,只有将银行的危机解除,民众的信心才会恢复。”
“所以我认为应该由汇丰与渣打先出手接管那些破产的银行,有你们两家银行入手,大众的恐慌也许会少一些。”
如果只是一家银行宣布破产,或许港府还能帮忙接管,注入资金,再找汇丰安排一名经理管理,度过难关再卖出去。
然而现在要补的窟窿太多,根本就补过来。
汇丰和渣打这两家负责发钞的银行在香港银行业扮演着“最后贷款人”的角色,说简单一些,就是快要破产,嗷嗷待哺的银行,可以伸手问这个不是央妈的央妈要钱。
所以彭励治的话也可以算是解决这个难题的法子。
但沈弼他们毕竟是私人银行,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发钞只是再尽到社会责任的同时免费用钞票打个广告,在危机关头不会冒着自己破产的风险去帮助同业。
尤其是现在这种时候,连谈判都毫无进展,仿佛随时要破灭的那种。
怎么可能出来拯救同行?
沈弼开口道:“汇丰在本次的暴跌中也损失惨重,港币已经暴跌近3倍,钱库里的钱几乎就相当于废纸,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把汇率平稳下来。”
要是这个不平稳,他是绝对不会冒这个险的。
因为银行不是善堂,即便他私下可能跟港府的关系不错,可还是要赚钱。
渣打和恒生也表示最好是将汇率稳定下来。
否则汇率不稳,简直是神仙难救,一旦施以援手,也要担心会不会掉进一个深不可测的巨款。
这是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再怎么救市都无济于事。
此前大亨们的举动多多少少都是防止有人抄底自家公司的股份才救市。
如果还要再冒险去拯救同行,也得先看看情况再说,要不然容易被拖下水。
陈淑蓉的出资也只是抄底那些逃离资本抛售的港股,拯救那些急于套现离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