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神奇的1982(1 / 2)
第160章 神奇的1982
“怎么说?”徐洛问道。
他对海丰银行挺上心,只是不知道对方愿不愿意卖。
米尔肯道:“他们暂时没有出售这家银行的意向,而且就算是要出售,估计也要跟另外一个股东洽谈才行。”
“这倒是。”徐洛点头,“如果你这一两年内帮我促成这笔生意,我会给出一笔丰厚的酬劳。”
只要能够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问题就怕没钱。
闻言,米尔肯差点笑得合不拢嘴,“瞧我说什么来着?我就喜欢跟你这样的人合作,你能接受的价格是多少?”
“溢价一倍也能接受,但如果我不在美国的话,你帮我付款,我回来之后给你。”徐洛说道。
他又不是随时在美国,只能委托他人撮合这笔买卖。
如果能够收购,他就透过ACC公司来收购这家公司。
米尔肯道:“我会帮你想办法,你等我的好消息。”
做生意都是这样,只要利益合适,就你帮我我帮你。
但也有些是纯友情帮忙的。
不过有些生意不是急就能办好。
徐洛看着报纸报道美国那些倒闭的公司,虽然有些企业可以入手,但他在美国的根基薄弱,担心斗不过工会。
美国的工会跟英国的工会一样,是很有历史渊源,而且又是错综复杂的团体。
虽然心动,但也只能拒绝。
截止到现在,在美国要处理的事情已经差不多,他准备返回香港。
该出手时出手,该收手时收手,钱是赚不完的,不能不知进退。
“现在天色越来越冷了,我出去给你买几件衣服吧。”祝文玉站在他身边,“要不然换了也没得穿的。”
徐洛道:“也确实需要买衣服,元旦之后要回香港,你看看有没有什么要做的?”
在纽约要做的事情似乎也不是很多。
再说这里不是他的家,迟早都是得要回去。
“我倒是没什么要做的,到时候提前收拾一下,把被子什么的收好就行。”祝文玉说道,“下次来的话,就不用着急去买。”
“你安排吧。”徐洛放手给她去弄。
外出买了几件冬季的衣服,主要以保暖为主。
1982年的元旦过后。
ACC的业务已经跟所罗门公司的业务相差无几。
虽然所罗门公司有一支特别厉害的推销团队可以将抵押债券卖出去,但ACC公司也没有落后。
能够卖的地方就这两家,大家总得先比一比,再选择合适的抵押部卖掉。
有两家总比有一家好。
临回香港之前,徐洛跟刘易斯专门叮嘱,教他如何将这些债券延长寿命,如果高价卖出去,然后打包等。
尤其是CMO的操作。
中文叫抵押担保债券,英文叫Collateralized Mortgage Obligation,挺长的一串字母。
具体的操作手法是这样的:先收集数亿美元普通的抵押债券,再将这些债券放在一个信托机构里,信托机构向债券所有人支付一定的利息。
所有人持有证书以证明其所有权,这些证书就是CMO。
不过,这些证书也并不都是一样的。
以一个典型的3亿美元CMO为例。
整个证券被划分为三个时段,或面值各为1亿美元的三期贷款。
尽管每一期的投资者都能拿到利息,但只有头期的所有者才能获得信托的3亿抵押债券的本金偿付。
头期投资者拿回全部本金后才开始偿付第二期投资者。
头期和第二期偿付完成之后,三期证券的持有者才开始回收本金。
其实就跟相当于庞氏骗局一样,先进来的拿到钱。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投资者,增强资产支持证券的竞争力,提高融资效率。
赚钱方式也不是跟绿色敲诈那样,一下子就能够赚到一大笔。
而是相当于去菜市场的猪肉摊摸猪肉,沾在手上的那点油腻就是所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