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乡间小族(2 / 2)
所以平民百姓家族中有一个秀才已经是不错。
周召贵在看热闹,而周志强这边不停的补全设定。
宗族气氛热烈是不是少不了祠堂,好,一座【周氏祠堂】立刻悄无声息的出现在村子正中央,成为了这一次秀才公回家祭祖的终点站。
而有了【周氏祠堂】自然是少不了祖先的牌位和画像吧?
好,立刻【周氏祠堂】中就出现了一个个“登仕佐郎(从九品)周某某”“将仕佐郎(从九品)周某某”,“将仕郎(正九品)周某某”“登仕郎(正九品)周某某”的牌位。
乡下小家族没有出什么人才,能在县中谋求小吏职位就已经不错。
按照明朝的背景设定,京城的小吏是以衙门品级为升迁标准,走的是一个标准的“遴选”流程,而且是以三年为期,可以不停的考。
按照《大明会典·卷八》的说法是:
“在京未入流衙门吏员、充九品衙门司吏。九品衙门司吏、充八品衙门司吏、七品衙门典吏。八品衙门司吏、七品衙门典吏、充七品衙门书吏、司吏、六品衙门典吏。七品衙门书吏、充五品衙门司吏、胥史。六品衙门典吏、充五品衙门典吏、六品衙门司吏。六品衙门司吏、五品衙门典吏、充五品衙门司吏、胥史、四品衙门典吏。五品衙门司吏、胥史、充四品衙门司吏、三品衙门典吏。”
“四品衙门司吏、三品衙门典吏、充三品衙门令史、二品衙门典吏。三品衙门令史、二品衙门典吏、充二品衙门令史、一品衙门典吏。二品衙门令史、充一品衙门掾史、二品衙门都吏。都吏、充一品衙门提控。一品衙门典吏、充掾史、提控。”
这里面一品衙门提控、二品衙门都吏能获得从七品出身,一品二品衙门掾史典吏、二品衙门令史、典吏能获得正八品出身,以此类推,到六品至九品并杂职衙门吏典就只能获得杂职的出身。
府州县的基层衙门小吏,虽然难以上升,但是到死前混上一个八九品的官员待遇还是有可能的,死后也可以以八九品的散官名称写在灵位上面。
这玩意虽然从上帝视角来看算不得什么,但是到真的构建一个副本世界的时候就成了最基础的东西。
周志强很是满意的点点头,一个乡间有点人脉但是不多的小家族就通过这个线索搭建起来。
而周召贵这边则是跟随者大流看着那智能稍微高点的秀才公NPC郑重其事的将自己中式的卷子交到了祠堂的牌位前。
再没有信息化和商业化前,各种教辅资料就和现代的信息差一样是被各个上车的科举世家秘藏,一般的小家族哪有资格获得这个?
这些小家族只能郑重其事的利用有限的资源尽量争取,万一有个基因突变的考上秀才,小家小户的秀才们和其身后的家族就立马结成小团体,互相交流中式的卷子。
小家族们会将自家和亲朋好友家中式的卷子交给祠堂统一保管,一是为了光宗耀祖,二来也是为了储备起来给子孙做教辅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