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昌明(2 / 2)
少年人抬起头来,端的是我见犹怜。
楚纤凝忍住掐脸的冲动:“不用了不用了!这样就很好!对了,我这正好还有条素色裙子……”
宴无忧不抱希望:“我能不换吗?”
“哎呀,为了更可信,剑尊大人牺牲一下。”楚纤凝期待道,“旁人可能不行,但无忧一定可以,对吧,对吧?”
剑尊可怜兮兮地抱着裙子,提出了最后的小小要求:“帮我……帮我设个屏障,好不好?”
肯穿裙子就没有什么不好。楚纤凝明明可以用灵术帮他穿上,还是背过身去,给宴无忧一个充分的接受时间。
“好了。”
楚纤凝深吸口气,回过身——
宴无忧似乎全然接受了新身份,迷茫地托着腰带:“这个我有点不会系,怎么还剩这么长?”
这么一回想,归山的衣服都十分简便,腰带至多用带钩,哪有这般繁复心思。楚纤凝自然也不会,她试了几种法术,好歹腰带能挽成个漂亮的结了。
“我的声音一听就不是小姑娘。”宴无忧蹙眉道,“那我……不说话?”
楚纤凝示意他放心:“我就说你只跟我说话,其他听我编。”
于是,二人在远处落地,慢慢朝商队走去。宴无忧学着印象里闺阁女儿的步伐,竟有了些弱柳扶风的味道。
两个清丽的“姑娘”还是很打眼的。一个小厮很快上前拦住,问道:“二位是?”
“我们是东陵人氏,去南边投亲的。”楚纤凝俯首道,“听说此路近些,正要向大人们问路……这是怎么了呢?”
她看着车队发问,小厮也不好直接回答,登登登跑回去请马车里那位公子的示下。
“我们公子说了,既如此,不妨一起等吧。”小厮带着两个蒲团来,“我家公子说,日头正晒,请姑娘们在树荫下稍安勿躁,村民一会儿就出来了。”
这话是不假,昌明村的村民总爱在最晒的时候出来晃,也不愿搭理所有进村的人。楚纤凝只是盈盈道谢,牵着“妹妹”在树荫下坐了。
不一会儿,结界出现了淡淡波纹,里头有人出来了。
这次出来的却不是几个采买货品的村民,是一支送葬队伍。他们抬着金边紫檀棺椁,谨慎且尊敬,身上都是崭新的麻衣。棺木在阳光下,微微泛光。
若不是见过前几日的村民,楚纤凝几乎要以为这是个富庶的村子了。
看棺椁大小,里面应当是个半大孩子。送葬队伍没有唢呐锣鼓,但有一个高声诵咒的领头人,摇着铃铛开道。
这样常人来说异常晦气的事情,却让十来个抬棺人眼底浮现喜色。楚纤凝将这群人一一记下,默默拉着宴无忧让开了。
领头人直直朝着他们这侧走,目带惊喜地扫了一眼楚纤凝。他没有停顿,踏着铃铛声一步一步走进了水里。
很快抬棺人也走到河里,水没过了他们的腰身。楚纤凝这才看见棺椁底下包了一层金,固定着两根极粗的绳索。
领头人面朝河心,唱诵声愈发嘹亮,震得楚纤凝耳朵微痛。即使他本身没有灵力,但他说的词绝对有意义,离河边近的仆从们纷纷捂上了耳朵。
抬棺人们却很享受似的听,有人耳中淌出血迹,也浑然不在意。
唱诵声停了。抬棺人拎起长绳,将棺椁悬停在空中。
“一、二,三——”
“咚”的一声闷响,棺椁被远远抛起,落入河中。领头人走回岸上嘟囔了几句什么,抢先跪下开始唱诵,抬棺人跟着跪在后面磕头。
河心荡漾的水波纹不仅没有消失,甚至更加猛烈。一个漩涡在河心形成,将棺椁毫不犹豫地吞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