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六 一试秋闱(1 / 2)
第86章 一试秋闱
……
却说宝玉秦钟时隔月余再见,不免互诉一番衷肠,宝玉因身上带着伤,不便前去上课,秦钟自己一个人去学堂也无甚趣味,遂每早上日来府中陪着宝玉“日读”,晚上的“夜读”自然不敢再提,秦钟照常回家,一日不曾耽误,有时候也因各种琐事耽误,留宿府中。
老秦业不知原委,还以为秦钟经过那次之后终于大彻大悟,知道读书了,因此很是欣慰。
二人因此更加如鱼得水,
只有智能儿身形日渐消瘦,让二人有些难过。
“太太怎么还突然抓住了智能儿不放了?为什么?”秦钟有些不解的问道。
宝玉无奈道:“你问我,我怎么知道,上次我去求请,也不管用。”
也不怪宝玉不知道智能儿已经成了他名义上的房里人,实在是王夫人压根就没打算让智能儿成为宝玉的房里人,因此自然不可能说。
其余人虽有些知道其中隐秘,却也不敢乱说,尤其是对着宝玉说,因此……
“要不,咱们悄悄把智能儿救出去?”秦钟是个大胆的,很快想到了一个注意。
宝玉摇头道:“不用吧,太太虽然严了一些,却最是心慈的,从来不打骂丫头,过两天气消了,自然也就好了。”
秦钟皱眉道:“可是已经很多天了,太太的气也没消,我怕等太太气消了,智能儿也死了……”
宝玉忙道:“不会的,太太不是那样的人,再等等,过了明儿我再去求求情,行了吧?”
“好吧……”
想到求情,宝玉突然又想起了金钏儿,被太太罚去了外面厨房里干粗活,这也得求情……
……
“三爷,不是已经中了秀才,还要读的这么晚吗?”
平儿打着哈欠,揉着眼睛。
“嗯。”贾珊看着书点头道:“我要去八月的乡试,就再努力几个月吧。”
乡试不同于县试,府试,题量与考试科目都有很大变化。
第一场:《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
第二场:试论一道,判语五条,诏,诰,表一道。
第三场,经史时务策五道。
第一场是测试生员对儒家经典的熟悉以及认知程度,第二,三场则是考察生员在古今政事方面的见识以及撰写各种公文的能力,毕竟乡试中了以后就要做官的。
“爷真厉害,十岁就要中举人了吗?”平儿一下没了睡意,眼睛里闪着小星星。
贾珊笑道:“你想多了,老师说了,只是叫我见识一下科举盛况,这次累计经验为主,为下次乡试做些准备。”
“哦……那也很厉害呀。”
“嗯,你去收拾一下,我也准备睡了。”虽说时间很紧,但也不能学的太晚,容易伤眼睛。
平儿笑道:“我收拾好了,要不爷看着书,我给伱洗洗脚?”
“好……”
温柔的小手轻轻抚弄下,贾珊哪里还有心思读书了,放下书捏了一把平儿俏脸。
“爷你干什么呢!”
平儿娇嗔的看了贾珊一眼。
“今晚……”
平儿嗤嗤笑着躲开:“天这么热,不用暖床吧……”
确实很热!
热的什么事都没心思,唯有读书,修炼!
次日卯时,贾珊准时起床,先修炼了一小会儿,接着开始了一天的读书生活。
并没有去书院。
因为他需要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囫囵吞枣读完《五经》,选其中之一作为本经,并且背熟,理解透彻。
从第一场科考的题目就可以看出,乡试中《经义》占比要比《四书》多了一丝丝。
《春秋》《易经》《尚书》想都不用想,不是几个月能读通的,《礼记》《诗经》选一,贾珊想来想去还是选择了简单易懂的《诗经》作为本经。
除了《诗经》,诸如试论,判语,诏,诰,表,策论等虽然都有固定的模式,却也要拿出不少时间来学习。
是以,贾珊近来几乎足不出户。不止是他,府试中榜的所有同年这段时间几乎没有一个外出的,都在积极的为乡试做着最后准备。
一举成名天下知!
谁不向往?
只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
转眼已是八月初。
秋风送爽。
全国两京十三省的乡试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顺天府乡试日期定在了八月初八,主考官翰林院编修吴海南,副主考……
贾珊,经过了四个月闭门不出的填鸭式苦读,毅然踏上了第一次乡试之旅。
连绵的秋雨,细细的微风。
“吱呀吱呀……”
马车在宽敞的路面上缓缓前行,走了半日光景,终于到了贡院附近的青云客栈。
因早就知道要来住宿几日,贾珊提前一个月就定好了房间,里面一切都已准备妥当,直接入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