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负荆请罪(2 / 2)
不过迫于独孤彻的压力,他们至今也没法动手。
与其让别人来给她乱扣帽子,数落她的不是,不如她自己主动出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夏侯纾在御书房外深吸了一口气,壮着胆子进去。
独孤彻正在批阅奏折,夏侯纾在他案前忐忑不安地跪下,十分诚恳地说:“臣妾来给陛下请安,请陛下治罪!”
独孤彻缓缓抬起头来,似笑非笑道:“你何罪之有?”
夏侯纾抬头对上他探究的眼神,再联系起近来宫里发生的事,有些猜不透他的心情,忙说:“臣妾自作主张,烧了岑州的欠租凭据,以致朝廷减少了一年的税款,其罪一;再者,臣妾私自开仓赈民,致使岑州万里粮仓无一实处,其罪二;此后,臣妾假借陛下的名义下令开凿河道,实乃欺君犯上。此三条罪行加起来,罪责难逃,臣妾任凭陛下处置。”
独孤彻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快步走到夏侯纾跟前,然后将她扶起,笑着说:“朕恕你无罪。”
夏侯纾有些惊愕,又有些了然,脑子里不由得浮出一句话:古有贤者如孟尝君,今有明主如独孤彻。
“朕想听听你的解释。”独孤彻突然说,眼神里带着探究和玩味。
夏侯纾略略一想,便老老实实地回答:“出宫前,陛下许臣妾便宜行事之权,臣妾就想着一定要对得起陛下的信任,所以到了岑州,看着满目苍夷,民不聊生,千里良田毁于蝗灾,想必今年的租税是没法收了。臣妾觉得,与其让百姓抱怨朝廷不通人性,不如借此收买人心。正所谓君者,船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之所向,天下归心。陛下你想,如果百姓知道你那么体恤民情,还不都誓死拥护你吗?”
独孤彻笑了笑,继而又问:“依你之见,朕已经失了民心了吗?”
夏侯纾有些摸不准他究竟想表达什么,只好赶紧解释说:“臣妾不是这个意思,只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啊。与其让小人作祟,不如先下手为强,让百姓对陛下的文治武功津津乐道。再者,赤羽军与北原军征战多时却久战不胜,长此以往,必会使我军士气大减,如此做法正好为陛下拢聚民心,鼓舞边关战士,旗开得胜终有日。”
“纾儿,你可真是将相之才哪!”独孤彻感慨道。
“这哪是我的功劳啊,我只是按照陛下的意思办事。”夏侯纾连忙推脱,顺便给他戴高帽。
“朕可没有跟你说过这些。”独孤彻笑着说,目光精明如鹰。
“你嘴上没说,心里却是这么想的。”夏侯纾坚持道。
独孤彻看着夏侯纾,意味深长地说:“这么说,你能读懂朕的心?”
这话听起来怎么怪怪的?夏侯纾愣了一会儿,忙说:“我自然是不敢揣测圣意,只不过当日陛下对臣妾说岑州乃朝廷的粮仓,而今蝗灾肆虐,颗粒无收,长此以往,国将不国。陛下既然如此重视,必然是与国之根本紧密相连,臣妾也就不敢马虎了。”
“说到底,你还是在揣摩朕的意思。”独孤彻似笑非笑。
他这话说的有些语意不明,夏侯纾不禁打了个寒战,脑子转的飞快,一本正经道:“陛下的旨意已经十分明了,何以非得说是臣妾随意揣测?”
独孤彻听出了她话里的怒意,连忙见好就收,摆摆手说:“也罢,不论是朕的意思,还是你的主张,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帮了朕一个大忙。朕要好好谢谢你。”
夏侯纾松了口气,言不由衷的说:“臣妾不要陛下谢我,只要日后陛下能一心待纾儿便是。”
独孤彻看出她已经不耐烦了,忽然走过去紧紧抱着她,郑重道:“今生今世,定不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