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四十九与九(2 / 2)
古人的思维跟现代人不同,古人认为“十”是满盈之数,满则溢,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而“九”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有上升之势,又是至阳之数,何况还有九五之尊这个说法。所以相较于“十”,古人更喜欢“九”。
理解了这一点,易青竹倒是不那么急了,对白露宴也有了新的认识。
虽说白露宴在摄政王府办,但却是代表皇帝宴请朝堂上的各个官员,小皇帝必然会来。
那么菜品的审核便会更加严,但是十样白是药膳,涉及了药的菜,就不好说了。
“毕竟是药三分毒呀。”易青竹叹了口气,“只能在药食同源上下功夫了。”
味道不要复杂,越是尝不出原味儿的东西来,添加也就越多,就算是加上害人的毒药,也是闻不出来的,反而会觉得这味儿还真香。
有了做鸡头米糕的经历,易青竹便在纸上写了,“鸡头米!”
为了能保证自己的菜品能入选,她又想到了一样,“大白芸豆!”
大白芸豆也是很好的食材,可制馅儿做糕,又可为豆泥,做出各种漂亮的果子。
比如那什么和果子,茶果子之类的,好看又好吃,里面都有大白芸豆的成分。而且这东西还有滋阴补肾,健脾温中的功效。
当然,这东西做出来的点心就不能叫和果子了,就叫它果子吧,先刷一波雅致再说。
易青竹打算走点心路线,这样才抢不走那些御厨们的风头,既能出圈儿,也能得到奖赏,更有借口面对那些质疑她的人。
甚至她都想好了易父问她时的说辞,她以前是没有上过灶,但做这类小点心用不着那么高深的厨艺,只要配方适宜,手再巧一点谁都会做。
对了,再来一个山药茯苓糕,多做一样点心,就多一分被选中的机会。
但是她需要一些模具,有月饼模具那种,还得来点切模,可以将蒸出来的糕点切得更漂亮一些。
有了眉目,易青竹便自掏腰包去找刘岚买食材了,现在买这些食材的钱还是有的。
她也不打算借刘岚的钱,借十文还十一文,不便宜。
到了快下工的时候,除了大白芸豆没炒制成馅儿,易青竹已经把鸡头米糕和山药茯苓糕做出来了。
味道儿没得说,但方方正正的没那么好看啊,顶多切成个菱形摆成个花儿,总觉得少了点儿什么。
就在这时,刘岚带着一个小太监过来了。
小太监见到易青竹,便道:“还请易小管事跟咱家走,全管事有事儿要问易小管事。”
易青竹赶紧放下手中的活儿,“好吧,我这就来。”
小太监看到她做的点心,便道:“易小管事将这些点心等物一并带走吧,您需要回小院儿换身衣衫。再说了,全管事也挺爱吃这类点心的……”
易青竹秒懂,收起这些点心就去了水台上嘱咐几句,然后跟着小太监走了。
此时她心里是忐忑的,回到小院儿一推门,院门开了。
是啊,今天她家里要盖房子呢,或许是因这事情全福才会找她的吧。
然而一看,坐她院里的人怎么是护卫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