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两千年未有之变局(2 / 2)
他越发地觉得,自己对于北方的税收,已经越来越无力了。
向之前的朝代,天下税收都得看中原与江南这些地方的。
可是到了现在,倒是完全都把压力放到了江南。
现在朱元璋要在这方面找他的麻烦,他自己也是有口难辩的。
当然,朱元璋自然也是理解吕昶的困境的。
之前他还搞不清楚其中的原因。
但是从周羽那些学来了知识后,他就明白。
这根本的原因,其实还是冰河期所导致的。
不地,他故意不说,而是想要把这个罪责先压在吕昶的身上。
接着,他冷声说道道。
“吕昶,北方如此遭遇,你难辞其咎!”
“不管如何,必须要给咱一个解释!”
“陛下,臣……”
吕昶自己本来就没有什么思绪,他如何能够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毕竟二千年来,关中与中原,几乎都是产粮的大户。
到了自己管理的时候,怎么就完全不行了?
他也只是支支吾吾了起来。
而朱元璋又是看向了周围的大臣们,又是问道。
“那你们来说,为何北方的收成,就一直起不来?”
众臣也是全部面面相觑的。
他们知道,现在皇帝可是正在气头上面。
谁敢当这个出头鸟啊?
那岂不是自己找不痛快?
再说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他们自然也是不清楚的。
“好!你们都想不出来原因是吧。”
朱元璋冷笑了一声。
“你们想不出来,那朕就给你们想一个!”
此言一出,倒是引起了百官的兴趣了。
他们竖耳聆听,好奇陛下有什么合理的解释。
“北方连年欠收,自然和天气相关。”
“元末以来,气候愈发地寒冷,这直接导致最佳耕地线的改变。”
“耕地线,从原本的关中与中原,已经移到了江南。”
“这才是北方欠收、江南增产的根本原因。”
朱元璋便是把自己从周羽那里听来的,全部都复述了一遍。
这种新奇的理论一出来,顿时引起了周围大臣们的极大兴趣。
他们从来都没有把粮食减产,在这方面考虑过。
虽然如今的粮食收成,也是靠天吃饭。
但是那应该是所有地方都减产的,怎么会是中原减产,江南增产?
而朱元璋的提出的这个理论,倒是相当合理的。
不仅是因为此。
如果真是这个原因,那吕昶也就可以完全地把自己的责任给推卸掉了。
所以,他肯定是举双手赞成的。
于是他马上进言道。
“陛下所言,实在是精辟,直接道出了华夏粮食产量此消彼长的真相。”
“正是因为最佳耕地线的到来,才让大明有此变化啊。”
“此真是二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吕昶激动地说道。
完全已经被陛下的理论所折服。
接下来,百官也是开始激动地称赞起来
他们大部分人,确实认为这是最为合理的解释的。
而台下的朱标,倒是忍不住偷笑起来。
心中想到。
“父皇真是好手段。”
“恩威并施,便是让这些人对此理论深信不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