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庞大的战略布局(2 / 2)
要说他对辽东不动心那是假话,辽东之地广阔无垠,在金朝时期曾是金朝的上京、东京、咸平三路,人口超二十万户,并且农耕发达。
蒙古灭金之后,对于东三省实施了放养,大片耕地退化为荒地,金朝时期住在此地的契丹人、奚人大片开始转移到汉人领域,融入汉族之中。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时期,东三省已经是可以开垦种植的土地。
至于为何要这么说,大概是因为小冰河时期的影响,在金元以前,辽西走廊和辽西平原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盐碱地跟沼泽,结果到了明代,哪里的沼泽退化,水土干涸,形成了一片片肥沃的土地。
“辽东?你的意思是……”
朱青点了点头,道:“若我大明可在不声不响之间跟高丽达成一致,军队可北出鸭绿江,大明则是出兵喜峰口,两边合围,元人必然紧缩。”
朱元璋听得心惊胆战,暗暗咋舌道:“如此巨大的战略布局,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布局越大,差错越大,越有可能举全国之力深陷泥潭。
战争是烧钱,像李世民那种发战争财的,那是极个别例子。
当然,不包括资助别人武器在他国爆发战争。
…
“况且……”朱元璋眼神微眯,看着朱青,脸上带着狐疑之色,问道:“你似乎……没提质子的事吧?”
“果然瞒不过陛下。”朱青嘿嘿一笑。
露出的笑容好像一只狐狸一样,让老朱有些哭笑不得的看着朱青道:“所以,你压根没想着帮王家?”
朱青坦然无比的道:“王家自顾不暇,即便是帮了他们,他们也只会抠抠搜搜的拿出三瓜俩枣,高丽说穷不穷,但家产是王家自己打下来的,让他们自己吐出来,心疼啊!”
“所以别人就不一样了?”朱元璋怪笑一声。
朱青点头。
朱青笑道:“既然那解放兵的人将我大明文字写在旗帜之上,不如就借此机会,先跟高丽国内部打通关系,若是真的可成……”
朱元璋开始认真考虑朱青所说的可行性,思虑良久提出问题。
“第一,我大明船只并不多,想要运送士兵去高丽,耗费巨大。”
“第二,即便是像你说的,拿下高丽,可我们如何在高丽布防?朝廷拿不出钱,更……”
朱青起身,在老朱有些疑惑的眼神下稽首笑道:“那就不得不提臣今日顺道前来的请求了。”
朱元璋诧异,淡淡道:“你又要弹劾哪个倒霉蛋?”
“臣……有这么坏吗?”朱青愕然。
老朱啊,误会大啦!
朱元璋哼了一声:“你不坏,专门挖坑给人跳?昨日的事情传到不少人的耳朵里,都说你朱青为我大明开疆扩土,乃是上知天下知地的谋臣。”
“那些杀才被百姓骂的不少,今日好几个家门口被泼了大粪。”
朱青脸色尴尬,这……还真是大快人心啊。
百姓之中义勇之士皆心怀正义,朱青带病赈灾,还为大明开疆扩土,这事早在坊间沦为话头。
朱青回过神来,连忙道:“那臣可就说了,臣今日来其实是为诸位将门之子打抱不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