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拜师学艺(1 / 2)
转眼间就到了1989年的春节。
虎永刚不知道高俊最后有没有承担杨丽珠的那笔钱。没有收回来是肯定的,至于虎兵能不能狠下心来,就不知道了。
除夕那天,高俊来和虎兵结账的时候,虎永刚正和虎海泉忙着贴春莲、祭祖那些事情,就没有去参与。
但他刚好听到了高俊进门时说的一句话,让他很不舒服,一直耿耿于怀。
高俊空着两手,大摇大摆地过来,还大言不惭地说:“你们家什么都有,我就不费那力气给拎年礼过来了。”
虎兵当然不会和他计较这种小事,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从来都没有送过,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但他居然好意思大着脸说出这种话,着实让人感动无语。
年礼这东西,是过年的时候,亲戚朋友间走动的一种礼仪。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不仅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也是维系家族或者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就拿高俊来说吧,不说过年过节的孝顺父母了,现在是靠着哥哥讨生活,年礼都不送,怎么说得过去呢?
这礼节也是相互的,每年都空着手来,又怎么好意思从莲姑娘的手里大包小包地拎回去呢?而且还是那么的心安理得。
虎永刚虽然看不惯,也只能暗自腹诽。毕竟自己是个小辈,指责长辈的不是,不合礼数。
虎兵原本想借着杨丽珠的问题,年底就和高俊把账结清,然后和他拆伙。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因为虎永刚要去拜师父、学手艺了,不能留在家里和他一起做生意,也就只好和高俊继续将就下去。
所以,这个春节,最高兴的人就是高俊了。
很快就到了正月初六,这天上午,侯志华果然带着两个人,到了虎家。
一个是乡里冷作厂的周厂长,另外一个就是他给虎永刚找的师父,只知道姓王,至于大名叫什么,侯志华没有介绍,虎永刚也没好意思问。
高俊也知道这件事,不请自来,还美其名曰:“陪侄儿的师父喝杯酒!”
虎永刚本以为拜师酒是一个隆重的仪式,没想到只是在席间敬了王师傅一杯酒,叫了一声“师父”就完事了。
王师傅给他的印象就是一个老实巴交、不苟言笑的农村手艺人,和他之前厂里那个名义上的师父,完全是两种性格。
也不知道他是在摆师父的威严,还是本性使然。反正从头到尾没听到他说两句话。
拜师酒结束,几人就一起走了。
临走前,周厂长说:“这几天你收拾一下行李,正月初十早上八点,到冷作厂报到,一起去上海工作。”
去哪里,虎永刚都无所谓。听说是去上海,他还是很高兴的。
其原因,倒不是上海这个繁华的大都市,对他有什么吸引,而是因为他正月初四那天,在鲁建国家喝酒的时候知道了,鲁建国今年不去福建了,也会去上海。
在异乡,突然出现在好朋友的面前,鲁建国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情?他很期待。
第二天,他特地又去了鲁建国家一趟,问明了他在五角场工作的具体地址,为保持神秘,到时候给他惊喜,虎永刚并没有告诉他,自己马上也会去上海了。
只是在时间上晚了两天,工作地点有一些距离:鲁建国是正月初八出发,虎永刚正月初十到;鲁建国在五角场,虎永刚具体到哪里,目前还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