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压抑情绪如同截肢(2 / 2)
妈妈转身下楼要送给孩子,可孩子此时早已走出了她的视线。
她开始自责,看到忙了一早上做的饭菜,孩子一口没动,眼泪在眼圈里打转,她又开始心疼儿子。
接住孩子的情绪,无论他丢红领巾这个行为对不对,都要先接住孩子当下的情绪。
儿子早上的情绪没有被妈妈及时关照,没有及时得到疏通,这种坏情绪不会自己消失,它在儿子的内心积压下来,往小了说,影响到他这一天的学习生活,往大了说,如果长期压抑着这种负面情绪,或者被压垮,或者爆发。
“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不理解大人的心意呢?”
“那你理解孩子的感受了吗?”萧雨荷问。
小孩子有什么感受啊,每天到点吃饭,到点上学,啥也不用做,为啥还不满足的呢?
孩子再小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你是她妈妈也没有权利剥夺他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的所应具有感受。
“试想一下,你当时关注了他着急找红领巾的情绪,会是怎样?”
“我当时急着做早饭。”女人说
“孩子吃早饭了吗?”
女人不再辩解,那我现在该怎么办呢?
接住孩子的情绪,情绪没有对错,好的、坏的都要接住,而不是无视或压抑孩子的情绪,那样如同截肢,如同把身上重要部位截掉了,从而成了残缺的人。
孩子小时的情绪没有及时得到关注,它不会凭空消失,它会像一个任性又委屈的孩子,时不时冒出来,甚至以更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成年后一次又一次压抑的情绪,也不会频空消失,抑郁症、结节就是长期压抑情绪导致的。
拿出你的诚义,去用心体会孩子的感受,感知孩子的情绪。
萧雨荷祝愿这对母子和好如初。
其实无论与孩子相处还是与成年人相处都要先感知他的情绪,感受他的感受。
萧雨荷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常胜将军,有一次打了败仗郁闷极了,男人有泪不轻弹,他不想让自己心爱的妻子担忧,闷闷不乐地一根接着一根抽烟。
第一个妻子什么也没说,走过去,抱住丈夫,拢拢他的头发,静静地陪着丈夫呆了一会,丈夫扔掉烟,深情地吻了一下妻子的额头,活力满满地又出去了迎接新的战斗……
另一位妻子看到一脸愁眉苦脸的丈夫,便温和地问“你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有啥事和我说说呗,我一定会和你一起解决的……”
男人同样站起来,扔掉烟,气哼哼,头也没回就出去了……
后面的女人一脸不解地向人吐槽,丈夫不理解她的心意,如果他和我说一声说,我会为了他和人拼命,甚至可以为了牺牲性命也在所不辞。
萧雨荷说,就算你牺牲了自己的性命也不会令他感动。
女人不解地问;“为什么我为他做了那么多他还不领情呢?”
没有关注到人家的情绪,他的情绪在你这里没有得到及时关注。
他在你面前感受到的是压抑了自己的情绪,长此以往,有一天他可能承受不住,会选择逃离你。
人的情绪就如同人体的血液一样,要时时疏通,保持通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疏通,堵在脑部就是脑梗,堵在心部就是心梗……
体察自己的感受是爱自己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