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塑料瓶的危害(2 / 2)
同学听出来萧雨荷的心意,放下电话赶了过来。
“奶奶好,我是雨荷的同学。”同学自我介绍,“我的专业是化工,主修课题是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
同学塑料制品制作过程那么大的气味,用来装食品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啊?
奶奶可以留意塑料制品底部的三角箭头的标识,代表着所用原料中树脂的等级和规格。
等级不同、特性不同、应用的场景也不同。
我们平时接触到的塑料制品,一般都是不可重复使用的 PET材质,比如我们常见的饮料瓶、矿泉水瓶、各种一次性的**袋、**盒、塑封等都是 PET。
这种PET的材质有轻巧、无异味,化学性能稳定等优势,可以用来盛放食物。
奶奶这些塑料制品可以用来装特定食物,但不可以随意改变它功能,盛放其它物品,那样是会带来安全隐患的。
比如饮料瓶、矿泉水瓶的设计就是针对于水、碳酸饮料等液体。人为用来装其它液体,就会因为液体性质的改变而让有毒物质释放出来,比如用饮料瓶装醋,液体的pH值就会降低,有害物质的迁移量就会增多。
PET也不适用于盛放温度高的物品,比如超过70度的食物和热水。不但会变形,也会迁移出对身体的有害物质。有人喜欢用矿泉水瓶装食用油放在灶台旁,高温下会加剧瓶中有害物质迁移量的增加,给人的健康带来隐患。
还有饮料瓶也会老化。我们可以看到矿泉水、饮料有保质期,其实除了水和饮料本身有保质期外,塑料瓶本身也是有保质期的,PET自身也会因为使用时间过长而老化,同样可使有害物质的迁移量增加,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奶奶听得头皮发麻,她不是一个顽固的老人,她相信科学。
认知的不足,看来是我的行为出现了错误谢谢雨荷,谢谢同学我回家就把那些塑料制品都处理掉。
萧雨荷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她想到了培训班的那些家长,他们中有一些老人和奶奶一样节俭。
她决定请奶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那些老人们讲解一下。
奶奶来到教室,很快与同龄的家长聊了起来。
下面有请奶奶给大家讲讲塑料制品的危害。
我曾经是一名退休老师,为了给自己找点事做,经常出去捡一些废品,每次看到好看的塑料瓶就会拿回家,清洗干净后装上一些米、面等,每次都非常有成就感,以为自己又做了一次好事,做到了废物利用。
当雨荷带我看过塑料制品的制作流程,听她的同学讲解塑料自身是分等级的、每一个塑料制品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不是我们想象的可以二次使用。
节俭是好事,我听后最大的感受,尊重任何事物的自身特殊性,同时任何节俭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萧雨荷也给奶奶鼓掌。
年轻人不会在意塑料制品的好看与否,他们更在意饮料是否合口,喝完饮料随手就会扔掉,所以无需担心对塑料制品的二次使用问题,还是要针对老年人进行宣传。
萧雨荷又想到了社区,每个社区都会有老年人,何不把这些关于塑料制品的知识讲给他们听一听。
她担心奶奶一场一场讲下去太辛苦,八十年代没有微信,没有短视频,只有录音机,有录音磁带。
萧雨荷灵机一动,把奶奶对塑料制品的感悟,用磁带录下来。
她带上录音机,和奶奶一起找那些大爷、大妈们聊家常,奶奶很会与人沟通,一些老年人都喜欢和她聊天,熟悉后,奶奶就把录音放给他们听,他们相信了奶奶就相信了奶奶的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