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阅读(2 / 2)
小鱼的生命保住了,又遇到如何繁殖的问题?
又一次翻书查找,凤尾鱼的生活习性,生育繁殖周期……
说了这么多,只想说一点,迷茫时到书中去找答案。
生活中遇到的任何困难,都有一本书等着给你答案。
张赫发言的题目:到书中寻找书中的疑问。
我在读一本书时曾看到,写作要学会细心观察,于是又找来一本关于写作素材的书,从中找到了观察方法。
今天出去时看到路边立上一个路牌,放在之前,视而不见,这次停下来看了一下牌子上内容。
看到遍地都是满天星的小花,如果之前,我会说一句,好大一片小花。现在,我蹲下来观看每一朵小花的形状,它居然有小小的五个花瓣,难怪叫满天星,还真像一个个小星星。
看到路边一个之前从没在意过的小黄花,远看像一个个挂着的小葫芦。走近发现它是由6片叶子组成,上面两片像两个连体儿,身体紧紧连在一起,下面两片叶子却被第三者插足,奇怪的是这个第三者,它本身也是两片紧紧合在一起的叶子。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关乎一篇文章的灵魂。”这是我在书中看到的话。
张亮说,我在一本书中看到一个便签读书法,也叫BPQ读书笔记法分享给大家。
拿出三张便签纸,分别写上BPQ。
首先在B这张纸上写书上原句“一阵秋风萧瑟拂过,穿过我的耳膜,飘过我的发梢”这句话,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原句的意思,不要抄书上的文字。
这是拟人手法,形象地描述秋风扫落叶的情景:穿过耳膜、飘过发梢。
其次在P这张纸上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你可以写出什么样描写秋天的句子。
秋风瑟瑟,迎风而立,任凭丝丝清冷拂过额头,掀起衣角。
最后:练习运用相同的拟人手法描写其它自然现象。
每本书都可以用 BPQ方法阅读,记录1到3个句子,或者3—5个知识点,
这就是知识内化的过程,真正学会了拟人描写法,理解了书中的知识点,并结合自身需要,学会描写法,解读知识点,刻入记忆,运用到学习、生活中。
日积月累,聚沙成塔,终将遇到更好的自己。
“专业书,课本,为了考试不得不看,除了小说,其它课外书拿起来就犯困。”王依依说
买了很多书,每本只是看几页就看不下去,都闲置着无处安放。
有名人说“付钱购买的动作不能让你拥有这本书,只是真正拥有的前奏而已。”
有成功者说:“一本书,不需要全部读完。“
课外书不同于专业书,以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为主,不要妄想全部弄懂。哪怕只把一下知识点学懂,内化为自己做事的逻辑,学习的方法也是收获,也比闲置在家,接受灰尘的洗礼有价值。
王鹏接着补充。
另一位名人说:“知识本身有价值吗?真正有价值的是对知识进行反思之后的智力发展,有效的学习来自有效的反思而非知识的累积。”
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自身需要的内容去读。
张赫推荐的读书法很好,将书中获得知识点进行内化,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做完这一环节,才真正拥有了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