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山区支教(2 / 2)
一阵忙碌过后,教室里焕然一新。萧雨荷让同学们都拿出自己的课本,按照年级分配座位。
先让二、三年级的同学预习,给一年级的三个孩子上语文课,接着给二年级的孩子上语文课。最后再给三年级的学生讲语文课。
她遵循的是由浅入深的原则,这样下来,当给三年级学生讲语文课时,一二年级的学生也能听得懂,也算是让他们提前预习了。
数学也是采用了这个方法教课。
8个学生不仅语文、数学需要萧雨荷来教,体育课更没有人来教。
萧雨荷考虑到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又穿插着给孩子们安排了体育课,带领着孩子们活动活动筋骨。
学校中央有一个旗杆,萧雨荷自己买来一面国旗,每周一为同学们组织一次升国旗仪式。
她凭借着军训时的记忆,一遍一遍教孩子们练习站姿、正步走,护旗、升旗。
8个学生在萧雨荷这一位老师的管理下每天有条不紊地上课、学习、锻炼。
学生们的家离学校远近不一,萧雨荷担心孩子们中午来回往返不方面、也不安全,她捡来一个别人丢弃的电饭锅,擦洗干净,自掏腰包买来米,买来蔬菜为孩子们免费做午餐。
孩子们好奇地围着萧雨荷看:她先把米淘洗干净放入电饭锅,没有炒锅做菜,就把土豆、胡萝卜用小刀切成小块,一同放入电饭锅中,放上油、盐调料一同蒸。
菠菜焯水、切碎,黄瓜切丝又拌了一大盘凉菜。
8个孩子拥促着萧雨荷围坐在一起吃得有滋有味。
为了给孩子们改善伙食,萧雨荷经常徒步2公里到石头村唯一的小卖部买食材,看到小卖部新上的货里有鸡腿,萧雨荷买了10个回来,用电饭锅给孩子们做了一顿红烧鸡腿。
鸡腿用酱油和白糖上了色,焦糖色的鸡腿带点甜又有咸味,孩子们用手抓着啃得爱不释手,恨不得把骨头都吃掉,啃完肉拿着骨头不舍得扔,仍然在不停地啃,不停地舔着。
萧雨荷看得心酸,一个女孩眼睁睁看着同学们吃得起劲,不经意地咽了一下口水。
萧雨荷问她为什么不吃?女孩回答,“留着回家给妈妈吃。妈妈腿摔坏了,走不了路,吃了鸡腿就能好得快一些。”
萧雨荷心里百感交集,她安抚女孩先吃,锅里那两只给妈妈带回去。
女孩这才双手握住鸡腿,三口两口将鸡腿啃得干干净净,将骨头舔了又舔。
萧雨荷拿过水递给她喝,轻轻拍打她的后背,让她慢慢吃。
安顿好孩子们做作练习,又悄悄做了一锅饭菜,用饭盒打包好放到一边,晚上放学时,陪着这个女孩一起到了她家。
一位中年妇女躺在凌乱的床上,旁边桌子上还有没清洗的碗筷,一口锅看起来已几天没用过,锅盖上已布满灰尘。
萧雨荷与中年妇女聊天中得知:她的丈夫两年前车祸身亡,家里只有她和女儿相依为命,一个星期前自己做农活时摔坏腿,这几天靠着女孩用电饭锅蒸米饭,摘些院子里的青菜,清洗干净蘸酱吃。
妇女还说:“当时担心烫着孩子不让她弄,女儿却自豪地说已跟着老师学会了用电饭锅蒸米饭。”
萧雨荷欣慰地摸摸女孩的头,把带来的饭菜递给妇女吃,带着女孩把家里打扫一遍。
临走时又做好一锅饭菜,指导女孩明早热一热和妈妈一起吃。